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及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诊疗中意义【摘要】目的本文通过监测感染新生儿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评价其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在治疗前对比3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与32例非感染组病例血中的slCAM-1和CRP水平,在抗菌治疗后3d和10d分别再次检测slCAM-1和CRP水平,研究其相对治疗前的变化。结果治疗前败血症的患儿血清中CRP和slCAM-1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1.2方法病例组患儿于入院后按无菌要求抽取静脉血标本,除送血培养及血常规外,一份测定CRP,一份测定slCAM-1,slCAM-1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对病例组患儿的抗菌治疗依据《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中抗菌药物应用的一般原则,入院即给予广谱抗生素,其后根据药敏结果进行调整,疗程10-14d。于治疗后3d和10d分别再次检测血清CRP和slCAM-1水平。对照组患儿入院常规采血后取部分标本送检血清CRP和slCAM-1水平。诊断的难度增加,可能延误患儿的治疗。血培养阳性是新生2结果2.1病例组即诊断败血症的患儿血清中CRP的平均值为(26.9±5.1)mg/L,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近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RP在第10d的水平降至(10.7±3.2)mg/L,虽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的6.8±1.4mg/L(P<0・001)。□3讨论口败血症是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常见因素之一,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是进行治疗的基础,及时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但有时由于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又缺少特异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使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儿败血症的实验室检查中最有力的的证据,但血培养需要严格的操作和较长的检测时间,且阳性率低,这些都会影响对败血症患儿的及时治疗。寻找一些可靠的指标用于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是很多儿科工作者研究的重要方向。口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时相蛋白,在感染和组织损伤的急性期,其在血中的含量可成倍的增加。CRP合成迅速,在炎症发生后4~6h内即可增加,当感染被控制后CRP水平又可迅速下降[3]。CRP的测定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中已被广泛使用,大多数学者肯定CRP在诊断败血症中的价值。本实验也证实,在败血症患儿中,CRP显著升高,并随着抗菌治疗控制感染后显著下降。但也有实验发现CRP可能在感染12h后才开始升高,且在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中敏感度不高。口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黏附分子之一,是P2整合素LFA-1和Mac-1的配体,正常情况下JCAM-1广泛低水平的表达于多种细胞的表面。炎性因子、细胞应激、感染等能通过激活ICAM-I基因的转录,增加ICAM-1的表达。ICAM-1介导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和向炎症局部的迁移,从而参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和维持[4]。除了在组织中表达的ICAIVM蛋白外,机体内还存在ICAM-1的另一种形态■可溶性ICAM-1(slCAM-1)oSlCAM-1存在于机体血清中及其他体液中,往往可以反应机体的感染情况。本实验研究显示,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与CRP一样,血清中slCAM-1的水平也显著升高,并在抗菌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水平。本实验中slCAM-1在抗菌治疗后下降程度高于CRP,且在治疗40d左右降至接近正常水平,提示sICAIVM比CRP对抗治疗的效果更敏感。国外的研究还显示,slCAM-1在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败血症中出现较早,敏感性明显高于CRP[5]O以上结果表明,血清slCAM-1水平测定可能成为有效的提示新生儿败血症的指标,slCAM-1可以作为CRP有益的补充,联合应用于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价。口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血清CRP和slCAM-1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判断抗菌治疗的疗效均有重要提示作用。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治疗和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有可靠的辅助作用。口参考文献[1]VolanteE,MorettiS,PisaniF,etalG.Earlydiagnosisofbacterialinfectionintheneonate.JMaternFetalNeonatalMed,2004,16⑵:13/6・[2]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97-899.[3]PizziniC,MussapM,PlebaniM,etal.C-reactiveproteinandseru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