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建设与防震减灾协调发展的思考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国家之一,地震的强度大、频率高、面积广、损失重,老城区、城乡结合部建筑和人口密度大,抗震能力差。城市作为人口、经济、文化的高度聚集区,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承载体,在灾害面前显得很脆弱。一旦发生灾害,必将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正在发展城镇化建设,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城市灾害风险管理;防震减灾是一项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防灾能力与社会进步同步提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关键词:城市建设;地震灾害;防震减灾;协调发展Abstract:Chinaistheworld'soneoftheearthquake-pronecountry,seismicintensity,highfrequency,widearea,weightloss,theoldcity,urbanconstructionandpopulationdensity,poorseismiccapacity.Cityasahighlyaccumulationareapopulation,economy,culture,butalsoagreatbearingbody,veryfragileinthefaceofdisasterappear.Tncaseofadisaster,itwillresuItinhugeloss.Ourcountryisthedevelopmentofurbanconstruction,speedupconstruclioninthecityatthesametime,moreattentionshouldbepaidtotheriskmanagementofcitydisaster;earthquakepreventionanddisasterreductionisamatterofsocialstability,socialwelfareundertakingsrelatingtopeople"slif---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eandpropertysafety.Adheretothesynchronousdevelopmentofearthquakepreventionanddisasterreductionandeconomicconstruction,improvetheabilityofdisasterpreventionandsocialprogress,isaniinportanttaskofthestrateg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nomyandsociety・Keywords:cityconstruction;earthquakedisastermitigation;coordinateddevelopinent;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城市建设与防震减灾工作的几个关系1.1经济发展与防震减灾事业的关系促进防震减灾筹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经济的发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保障。防震减灾事业不仅服务于经济发展,还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经济发展与防震减灾事业既相互依存,有相互促进。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与防震减灾工作一起抓,相互推动、共同促进,才能协调发展。1.2部门主管与公众参与的关系。地震工作机构是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承担具体的防震减灾社会事务,其作用是有限的。且防震减灾的大量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所以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共同努力、公众广泛参与、多部门配合协作,才能把政府主导的防灾意识和民众安全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社会的综合防御灾害的能力才会得到加强和提高。---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3城市建设与减灾设施的关系减灾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会使城市环境和减灾基础设施功能相得益彰,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加快城市地震地质环境科学研究和城市地震危险性、危害性预测,为城市发展环境提供基础资料o在城市广场、绿地、公园建设中,增加应急避难设施,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发挥转化功能,拓展城市防震避险空间,使社会公众在突发状态下能及时应急疏散。2促进城市建设与防震减灾工作协调发展2.1在社会和谐进步中融入积极防御、科学减灾的减灾文化。先进文化是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以“积极防御、科学减灾”为主题的减灾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指出:“灾前预防比灾后救援更人道、更经济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也明确了“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可见,灾前的预防是最人限度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耍前捉。只有通过持续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不断把地震科学知识渗透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