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尼卡地平对老年病人手术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刘海生1张华2胡正超1黄敏1罗艳1(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9医院一九八临床部麻醉科湖南郴州423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9医院湖南衡阳421000)【摘要】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尼卡地平对老年病人手术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的老年病人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尼卡地平泵入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记录平卧位(T1)、腰硬联合麻醉后平卧位(T2)、手术开始lOmin时(T3)的SBP、HRo结果T1两组患者SBP、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B组SBP和HR下降的幅度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3A组SDP无升高,而B组SDP明显升高,两组HR无明显变化。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尼卡地平应用,能维持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手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尼卡地平;老年病人;腰硬联合麻醉;血流动力学【中图分类号】R6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35-02老年患者手术期间更易出现血压剧烈波动,引起心脑等重要脏器受损的严重并发症[1]。本次研究,利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尼卡地平应用于老年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行下肢手术中,探讨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80例,年龄60~80岁,男,43例,女37例,ASA2-3级,既往均无精神疾病或服用相应药物史。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尼卡地平泵入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1.2麻醉方法所有病人术前30min肌注0.05g苯巴比妥钠(不用阿托品),入手术室行面罩吸氧,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输注林格液或糖盐,吸氧,局部麻醉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输注胶体或林格液,所有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头高脚低位,腰硬联合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给重比重0.5%布比卡因液(0.75%布比与10%葡萄糖的混合液)l-2ml后行硬膜外置管,术中维持硬膜外根据麻醉平面(T10水平)分次给药,硬膜外用药为0.45%罗哌卡因(0.90%与2.00%利多卡因的1混合液)。A组通过右颈内静脉于腰麻给药前2分钟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0.04ug.kg-lmin-l,经6%轻乙基淀粉输注血压升至术前水平吋停用去甲肾上腺素,改用尼卡地平0.40ug.kg・lmin・l静脉泵入;B组除无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尼卡地平,其余条件与A组相同。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NIB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o记录平卧位(T1)、腰硬麻醉后平卧位(T2)、手术开始lOmin时(T3)的SBP、HRo1.4统计分析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算两个率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ASA分级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2两组SBP变化对比T1A、B组患者SBP相比,(138.58±14.05)mmHgVS(136.30±12.65)mmHg/p=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A组SBP下降(22.55±5.23)mmHg,B组SBP下降(39.28±10.61)mmHg,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A组SBP下降(20.45±5.35)mmHg/B组SBP上升(5.28±0.25)mmHg,差异明显。2.3两组HR变化对比T1A、B两组HR相比,(67.08±3.97)次/minVS(68.10±3.48)次/分,p=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A组HR下降(3.83±1.91)次/min,B组HR下降(9.55±5.20)次/min,p=0.001o两组H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A、B两组相比,(66.28±3.57)次/minVS(67.15±3.45)次/分,p=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讨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与B组相比,病人于腰麻后、术中SBP稳定(下降范围在基础SBP的20%以内)、HR无明显变化,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高血压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术前合并疾病。对此类患者,术中避免血压过低是重要的处理原则,否则可能导致围术期脑卒中的发生率、甚至死亡率增加[2,3]。老年患者,心功能减退,血管弹性减弱,心血管储备功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