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进展李立权(洛阳石化工程公司,河南洛阳471003)摘要:论述了润滑油脱蜡的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催化脱蜡、异构脱蜡、临氢降凝、蜡异构化及组合工艺的最新发展和工业应用情况,提出了发展我国加氢脱蜡技术的建议。关键词:润滑油;催化脱蜡;异构脱蜡;临氢降凝;蜡异构化;发展;应用;建议:TE624.53;TE626.47文献标识码:A1前言润滑油原料中所含的蜡影响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根据对各种润滑油的要求,必须进行不同程度的脱蜡。自1927年第一套溶剂脱蜡装置在美国印第安那炼油公司投运后,随着各类石油烃在一系列溶剂中不同溶解行为的深入研究,导致了溶剂脱蜡等一系列冷分离工艺的工业化。我国于1973年完成了两段法润滑油临氢降凝技术的工业试验,1980年改为一段高压选择蜡裂解工艺。与此同时,英国石油公司开发的BP工艺于1977年3月在美国埃克森公司贝敦炼油厂实现工业化;Mobil公司将ZSM-5分子筛应用于润滑油催化脱蜡工艺,第一套MLDW装置于1981年实现工业化;Chevron公司1985年开始研究异构脱蜡催化剂,第一代IDW装置于1993年实现工业化。近年来,为了适应环保法规的要求,简化润滑油生产加工流程,提高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润滑油的催化脱蜡、异构脱蜡、临氢降凝及组合工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国外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进展2.1Mobil公司Mobil公司开发的各种加氢脱蜡技术,主要包括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本文主要简述工艺技术。工程技术如滴流床反应器技术(包括高效分配技术和SpiderVortex急冷箱技术)等属工程设计专利技术,本文不讨论。2.1.1Mobil公司的MLDW工艺技术1978年,MLDW工艺在法国Gravenchon炼油厂一套改建的加氢精制装置上进行过大规模试验,1981年在澳大利亚Mobil公司Adelaide炼厂实现工业化,目前已有12套装置在运行,两套装置即将投用。该工艺的原料为减压馏分油、溶剂精制油及加氢裂化塔底油,采用Mobil公司研制的新型合成高硅ZSM25(ZeoliteSoconyMobil)型沸石催化剂,允许高倾点直链烷烃、带甲基支链的烷烃、长链单烷基苯进入孔道,将低倾点高分支烷烃、多环环烷烃和芳烃拒之孔外。通过氢转移反应,低分子量的烯烃、烷烃和单烷基苯的烷基侧链转化成正碳离子,通过骨架异构化正碳离子发生裂化,紧接着在β位|β|断链。骨架异构化一般认为是环丙烷质子化机理。裂解产物扩散到分子筛孔外,进入粘结剂形成的大孔,最后形成液体和气体。MLDW催化剂已形成系列,MLDW21周期寿命4~6周;1992年在Mobil公司Paulsboro装置工业化的MLDW22的周期寿命是MLDW21的3倍;1992年MLDW23也实现了工业化,MLDW23的周期寿命是MLDW22的2倍,1995年以来,在Pauls2boro装置连续运转1000天,不需要空气再生1996年,MLDW24在澳大利亚Adelaida炼厂和Mobil法国Gravenchon润滑油厂实现工业化,周期寿命进一收稿日期:1999-04-14。作者简介:李立权(1962年生),男,1984年西北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化工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加氢工艺及工艺系统设计,兰炼润滑油加氢等多套装置负责人,天津石化公司加氢裂化改造等多套装置审核人,曾发表论文4篇。第1期李立权.润滑油加氢脱蜡技术进展23MLDW工艺流程采用两个反应器,一反装催化脱蜡催化剂,二反装加氢精制催化剂,以确保润滑油产品满足规格要求。典型的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320~370℃;反应压力1.7~20.7MPa;空速0.5~1.0h-1;氢油比89~890m3/m3;氢耗17.8~35.6m3/m3。以阿拉伯轻原油的糠醛抽余油为原料,采用MLDW工艺的典型工业运转结果见表1、表2。表3MSDW与MLDW工艺的比较项目MSDWMLDW原料倾点/℃收率/%粘度(40℃)/mm2·s-1粘度指数PersionGulf减压馏分油-1585.730.5102-1581.737.0972.1.3Mobil公司的MWI工艺技术MWI工艺能够加工从轻质中性油到光亮油的各种原料,特别适合于由高含蜡原料生产很低倾点、很高粘度指数的基础油。MWI21催化剂是由中压加氢裂化催化剂和异构化催化剂组成的催化剂体系,这两种催化剂均为工业催化剂。加工加氢裂化产品时,不再需要中压加氢裂化工序。MWI22催化剂能十分有效地处理纯蜡,可将100%的蜡异构化,以高收率生产极低倾点的油品。中试结果表明,在低压下也有很好的稳定性。表1基础油收率%原料阿拉伯轻原油的抽余油100N轻中性油300N轻中性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