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治疗的内科临床应用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治疗的内科临床应用【】R454【文献标识码】A【】1672-3783(2011)09-0027-01【摘要】本文简耍回顾了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目前在内科的临床应用进展,讨论了此种技术的临床作用特点与临床意义,与今后的展望。❷【关键词】超声电导药物透入内科临床应用1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技术的发展过程:❷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是超声波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最早文献报道超声透皮是在1954年,Fellinger和Schmidt利用超声成功导入氢化可的松药膏治疗手指关节的多发性关节炎。〈sup〉[1]</sup>20世纪80年代,体外研究证明超芮波能够促进多种药物经皮吸收。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三位科学家在1995年8月美国《科学》第11期上首次报道了利用低频超声波成功地将胰岛索透入皮内的试验后,利用低频超声透皮给药的研究引起广泛重视。随着对超両透入研究的加深,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多种促渗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经皮药物透入的效率和效能。〈sup>[2]〈/sup>❷由罗伯特•兰格开发的低频超声电导药物透入系统开创了强力透皮给药(activetransdermal,AT)的新途径<sup>[3]</sup>o特别是将低频超声波、电致孔和离子导入三种物理促渗技术联合应用,大幅提高了组织透药速率,减少了对药物分子量和浓度的限制。研究表明300余种药物可以通过低频超声电导作用实现经皮透药。❷国内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超声波透入某些药物。1964年北京医院应用超声波透入柳酸治疗手足癣,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进行了超声波透入药物的定位实验研究<sup>[4]</sup>o2003年由翁春晓博士自主开发的低频超声电导药物透入系统的专用设备一一超声电导仪问世。它实现了可程序化控制给药吋间、深度、范围。设备于2003年进入临床应用,冃前,低频超声电导约物透入技术的研究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sup>[5]</sup>o❷为了有助于了解超声电导药物透入疗法及促进在临床上的应用,现将有关超声电导透入约物的临床近况,综述如下:❷2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技术的内儿科临床应用❷胡中等报告<sup>[6]</sup>,采用超声正红花油透入治疗椎动脉供血不足68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80%。结论是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可明显提高椎动脉血流量,有效缓解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❷张玉田等报告<sup>[7]</sup>,采用超声电导方法经皮给了中药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炎30例,显效率50%,有效率40%,总有效率90%,并与常规抗炎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后者显效率40%,有效率53%,总有效率93.3%o结论是超声电导经皮给纱经济、方便、无静脉使用大量抗生素的毒副作用,且取得了静脉使用抗生素同等的疗效,有推广价值。❷梁建琴等报告<sup>[8]</sup>,超声电导仪靶向药物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31例,治疗组釆用抗结核药物化疗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2组均采用超声影像结果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V0.05)。结论是化疗联合超声电导仪靶向药物治疗颈部结节型和浸润型淋巴结结核疗效确切,安全、高效,值得推广。❷赵秋红等报告<sup>[9]</sup>,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体表结核患者20例,治疗10-96d,平均48.55d;痊愈(体表结核完全消失或消除,无新发病灶)8例,有效(体表结核缩小60%以上,无新发病灶)10例,无效(体表结核变化不明显)2例;结论是超声电导仪局部透药治疗体表结核疗效较好,值得推广。❷马桂香报告<sup>[10]</sup>,电超导中药经皮治疗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162例,治疗组用中药超声经皮透入法,对照组用口服西药升白细胞治疗,10天为1疗程。2组患者均在治疗后3、7、10天进行疗效观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是中药外治法可作为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的一种治疗途径应用于临床。❷韩秀兰等报告<sup>[11]</sup>,超声透约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3例,治疗组应用应用超声透药疗法,观察组用常用的物理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是应用超声透药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好、使用安全,副作用少。❷讨论与结语❷超声电导药物透入技术是采用离子导入、电致孔、超声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