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进展2013,Vol.21,No.6,1104–1111AdvancesinPsychologicalScienceDOI:10.3724/SP.J.1042.2013.011041104网络成瘾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述评*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魏华(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摘要随着研究的深入,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功能受损、注意偏向、认知加工倾向、抑制控制和感觉寻求以及网络成瘾的神经通路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些研究结果在探究网络成瘾的机制和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明确网络成瘾与高级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整合现有的研究方法,扩大研究对象和研究指标,突出研究成果在网络成瘾鉴别和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网络成瘾;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生理机制分类号R395;B842;B8451前言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和应用工具,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长时间无节制地使用网络会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明显受损(Lam,Peng,Mai,激ng,2009;刘勤学,方晓义,周楠,2011。这种由于过度的网络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后果首先为美国心理学家所关注,并将其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Addiction,IA(Young,1998。Young(1998根据其对网络成瘾症状的分析,认为网络成瘾最类似于赌博成瘾,并将网络成瘾定义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失控。我国台湾学者周倩结合自己的研究,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于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同时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耐受性以及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存在心理与生理上的依恋(引自陈侠,黄希庭,白收稿日期:2012-09-2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政法15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08B、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20和华中师范大学重大培育项目(CCNU11C01005资助。通讯作者:孙晓军,E-mail:sxj_ccnu@hotmail纲,2003。Armstrong(2001对网络成瘾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认为网络成瘾包含多种行为以及冲动-控制问题,并将网络成瘾划分为五种类型: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网络色情成瘾、信息收集成瘾和电脑成瘾。在对网络成瘾的研究过程中,很多学者基于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模型,以解释网络成瘾的特点和机制。这些模型主要有Young提出的ACE(Anonymity匿名性、Convenience便利性和Escape逃避现实模型,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Grohol的阶段模型,以及刘志娟、张树君在综合各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理模型,这一模型主张从多因素综合探究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刘树娟,张智君,2004;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支持要从心理、社会以及生理的综合角度来探究网络成瘾(WeinsteinLejoyeux,2010;贺金波,郭永玉,向远明,2008。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质、影响网络成瘾的环境因素等方面,对网络成瘾者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较少,网络成瘾的形成和维持机制还不明确(WeinsteinLejoyeux,2010;戴砷懿,马庆国,王小毅,2011;黄敏等,2010。网络成瘾和传统的成瘾障碍有着相似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如对成瘾物强烈的心理渴求,成瘾行为的突显性、退瘾性和耐受性(ShawBlack,第6期牛更枫等:网络成瘾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述评11052008,但是网络成瘾和传统的成瘾障碍是否具有相似的心理、生理机制还未有定论。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成瘾障碍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成瘾障碍的鉴别和诊断,成瘾障碍造成的认知加工功能受损以及成瘾障碍产生和维持的生理心理机制这几个方面(陈小异,吕建国,2009。这些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也开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对网络成瘾者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功能受损、注意偏向、认知加工倾向、抑制控制和感觉寻求,以及网络成瘾的神经通路的研究。2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功能受损研究有关网络成瘾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证实,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功能受损并出现感觉功能易化的现象,其思维能力、语言认知能力、短时记忆能力以及决策能力下降,且相关功能脑区出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