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21世纪典型的环境变化及其生态保护对策摘要:21世纪,青藏高原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其缓慢的进程中,各个方面上都发生了许多微小的和巨大的变化,对本区域和周围地区,乃至全球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高原冻土、湿地、冰川、湖泊面积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青藏高原21世纪中的环境变化,同时分析它现今的生态环境状况,并提出几点具有可行性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关键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生态环境对策引言:青藏高原东西长约2700千米,南北宽约1400米,面积约24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4500~5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一直是我国一块重要的地区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目前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青藏高原呈现出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突出表现为:冰川退缩显著、高原冻土融化、湿地、湖泊面积萎缩,这会使得生物多样性威胁加大和珍稀生物资源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发挥。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藏高原发生了怎样的环境变化,不仅是青藏高原生态研究方面所面临的科学问题,也是国家经济、环境发展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生态环境正在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已经迫在眉睫。面对青藏高原的各种环境变化,我们将要从各个问题上去寻找解决的措施,避免环境的进一步向消极的方向发展,为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出一些理论上的贡献。121世纪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1.1高原冻土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数年至数万年以上)。地球上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短时冻土区的面积约占高原陆地面积的50%,其中,多年冻土面积占高原陆地面积的25%。1王根绪,李元首,吴青柏,王一博.青藏高原冻土区冻土与植被的关系及其对高寒生态系统的影响.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36(8):743~754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冻土是青藏高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产物。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冻土严重退化。据调查高原上高山地区(如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多年冻土厚度大于100m,年平均地温在−3.0℃左右,处于升温阶段,多年冻土厚度可能变化不大温升高速率很快;中低山地区(五道梁、开心岭等)多年冻土厚度约40~80m,年平均地温在−1.0℃左右,则处于0梯度初始阶段,地温仍然有明显升高,厚度在很快减小;高平原上河谷、盆地等区域,多年冻土厚度多在20~60m,年平均地温在−0.5℃左右甚至更高,已经处于0梯度阶段,能够升温的空间不大,主要表现为厚度减小;多年冻土边缘部分在退缩,已经处于消失阶段,如楚马尔河东岸,受河流融区的影响,多年冻土顶部已经出现不衔接,多年冻土地温接近0℃.(2)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第39卷第11期:1570~1578wwscichinaearth.scichina《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INCHINAPRESSWuJC,ShengY,WuQB,etal.ProcessesandmodesofpermafrostdegradationontheQinghai-TibetPlateau.SciChinaSerD-EarthSci,2009,doi:10.1007/s11430-009-0198-5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过程及方式吴吉春*,盛煜†,吴青柏,温智高原的生态系统大多建立在多年冻土环境的基础之上,这是一个长期适应高寒气候的较协调及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三江源和可可西里两个地区。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山区的冰雪储存量明显减少,使得冻土区地层原有的水热条件恶化,从而导致冻土退化,极大地破坏了冻土区生态系统原有的协调性与稳定性。青藏高原冻土退化的总体趋势大致是:多年冻土由大片状分布逐渐变为岛状或斑块状分布,冻土层变薄,冻土面积缩小,部分岛状多年冻土完全消失或变为季节性冻土。将其与青藏高原上世纪70年代与90年代的冻土图比较后我们发现,其多年冻土面积减少了10%以上,约减少了16万平方千米。(3)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影响_陈昌毓CHINANATURE2012.11.2湿地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4QiuJ.Thethirdpole[J].Nature,2008,454(7203):393-396.青藏高原湿地广泛发育,分布有三江源湿地,若尔盖高原湿地等,是众多江河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