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大学理念的再思考2006-07-21李强摘要:大学的理念是讨论大学诸问题的前提与关键。大学理念在西方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形成博雅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研究院制度等模式。19世纪末以来,美国创造性地学习德国的大学制度,开创了多元化高等教育与巨型大学的模式。在思考中国大学理念时有必要借鉴巨型大学的模式,实现多重理念在大学的融合,使大学体现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博雅教育理念、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理念以及以学术为基础的社会服务理念。关键词:博雅教育;专业教育;研究型大学;巨型大学:G40文献标识码:A:1671-9468(2005)02-0037-09TheIdeaoftheUniversityReconsideredLIQiang(SchoolofGovernment,PekingUniversity,Bei激ng100871,China)Abstract:TherehasbeenapluralityofideasofuniversityduringitsdevelopmentintheWestsincethelatemedievalperiod,suchastheideaofliberaleducation,theideaofprofessionaltraining,andtheideaofunityofteachingandresearch.Sincethelate19thcentury,universitiesintheUSAhavepursuedtheideaof"Multiversity"andtriedtocombinedifferentideasinoneuniversity.China'suniversitymaylearnfromthenotionof"Multiversity"andachieveanharmonybetweentheideasofliberaleducation,scientificresearchandsocialservices.Keywords:liberaleducation;professionaltraining;researchuniversity;multiversity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关于大学理念的讨论持续不断:大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追求、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大学在民族科技与经济复兴中的作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学面临的竞争与定位等,成为学术界以及教育管理者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些关于大学理念的讨论并非仅仅是智力的游戏或形而上学的思辨,而是涉及大学办学方向的深刻思考。譬如,大学的理念不同直接影响大学的学科设置、课程结构、资源配置甚至学生构成。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的理念乃是讨论大学诸问题的前提与关键。理念不清,其他问题皆无从下手。为了深入思考大学的理念,有必要追溯西方大学发展的历史,借鉴西方哲人关于大学理念的论述。(除西方理论与实践外,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者也对现代大学进行过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蔡元培、潘光旦、胡适等教育家的理念与实践构成今天思考大学理念的宝贵知识资源。[1](浙江教育出版社最近翻译出版了一套"汉译世界高等教育名著丛书",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论》、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等名著皆列入其中。若干年前,科尔的《巨型大学》也有了中译本。这些著作代表了西方关于大学理念讨论中最重要的文献。)一、大学的起源与知识的理性化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在试图比较中国与西方发展的不同路径时,往往将视角投向彼此宗教文化、政治法律制度、地理环境以及历史际遇的差异。的确,所有这些差异都在中国与西方的不同发展道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则,除了这些差异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中西方在知识传承与创新制度方面的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是,西方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学制度,从而使知识的创造与继承有了制度化的基础。大学作为一种学术制度(institutions)的兴起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诚如弗恩布劳(Vern.L.Bullough)所言,"大学的建立是西方文化成就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的话。[2]任何一个现存的大文明都有其独特的知识创造与传承机制。在传统中国社会,"士的阶层曾经是知识创新与传承的主要制度性力量。然而,"士本身的功能并不局限于知识创新与传承。传统中国的"士是一个一身兼三任的社会阶层:官僚、地主、文人。从本质上说,"士对知识的追求带有业余性质。追求知识的最终目的并非知识本身,而在知识之外。求知"成功的标志是考取功名,读书做官,格物致知仅仅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在传统中国社会,知识创新与传承实际上是由那些未考取功名、未能成为官僚、因而未能成为地主的失败者来完成的。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韦伯在描述传统中国的"士追求知识的方式时,曾将其特征概括为"业余方式。美国已故著名汉学家列文森在其颇负盛名的著作《儒家文化及其现代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