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临床特点分[摘要]目的:临床分析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危险性,延长生存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对3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合并感染的治疗观察,进行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本组3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有12例发热,无明显感染灶,占33.3%,有感染灶者24例,占66.6%,其中,肺部及口腔感染18例,消化道及肛周感染3例,皮肤感染2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结论:通过对3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有明显感染24例,占66.6%,无感染12例,占33.3%,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关键词]白血病;儿童;急性;临床特点;感染[中图分类号]R725.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1674-4721(2010)05(c)-184-02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高强度化疗方案的广泛应用,骨髓移植期、骨髓移植前后,粒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一旦感染常来势凶猛,进展快,不易控制,如不及时治疗,轻则使疗程延长,重则发生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抗感染措施在内的支持治疗对保障化疗安全进行、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尤为重要,笔者回顾总结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对致病菌用药的敏感性及特征、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疗效进行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儿均为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住院发生感染的患者,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9个月~15岁,平均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感染的标准口]:体温38.5°C以上,排除其他原因导致发热的非感染性因素;体温399时抽血培养。单次血培养阳性则被认为败血症。1.2.2中性细胞减少严重程度的分级:轻度、中度、重度,中性细胞减少的划分标准分别为中性细胞绝对值(ANC)>0.5x109/L且<1.0x109/L;>0.2x109/L且<0.5x109/L;<0.2x109/Lo中性细胞缺乏程度及持续时间作为判断骨髓抑制程度的主要参考指标。1.2.3抗生素应用原则及应对措施: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依据患儿感染的临床特征,结合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及搬进高级无菌层流床。抗生素采用青霉素类,二代头匏霉素、三代头鞄霉素,对于家庭条件好、感染严重者加用碳烯胺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治疗3d后判断其疗效,并根据随后的微生物学检查情况调整抗生素的使用,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2]: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痊愈、显效、进步,视为有效。停止抗生素治疗指征:ANC>1.5x109/L,体温正常持续48h以上,无感染症状特征:ANC<1.0x109/L,体温正常,无感染表现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5~7d。2结果2.1急性白血病感染患儿的特征36例患儿中位疗程3(1-12)个月,所有患儿均采用标准剂量化疗,采用VDLP、COAP、VMP、MA、MAE等化疗方案化疗,并加用昂丹司琼预防消化道反应,化疗过程中50%有轻度恶心、呕吐、黏膜炎。26例患儿在发热时伴有轻度寒战,12例在开始进入骨髓抑制期即搬进高级无菌层流床简易隔离,预防交叉感染。患儿骨髓抑制期ANC轻、中、重度减少,中位持续时间为16、14.10d,初治发热时体温为38.2(±0.6)°C,最高体温40.2(±0.5)°C,中位发热时间为9(1-26)do2.2菌群分布特征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克柔念珠菌。2.3感染灶分布及特征36例患儿中有12例发热,无明显感染灶,占33.3%,存在明显感染灶的24例,占66.6%,口腔溃疡及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为18例,消化道及肛周感染为3例,皮肤感染为2例,导管相关感染为1例。3讨论儿童急性白血病ALL占70%以上,本院统计占89%,ALL以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为主,本身中性细胞减少或缺如功能降低,体内以大量的无功能白血病细胞为主,加之化疗引起骨髓抑制,不少患儿呈现不典型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不易识别的感染部位和感染严重程度的判断,即使是轻微感染,也应予以高度重视,应以早期,大剂量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原则,及时给予治疗,在患儿发病前及初热时,仔细寻找可能的感染灶并及时送检培养标本,之后立即施以经验性治疗,等病原菌明确后再换用敏感的抗生素。一般1周以上或症状消失后连续使用4~7d。观察48〜72h,如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