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视角的性别工资差异分析kN、1=1基于教育视角的性别工资差异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就业的不断增加,工资水平不断提升,性别工资差异问题逐渐凸显。基于教育视角分析性别工资差异问题,指出教育是性别工资差异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例如,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使择业机会不同,专业设置的差异获得完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高校培养模式的差异引起能力和表现方面的不同,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促使选择不同的行业和工作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性别工资差异问题的建议:提高女性的教育程度,科学选择学校培养目标及模式,重视女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女性挤入男性集中的行业。关键词:教育;性别工资差异;人力资本:F244文献标志码:A:1673-291X(2014)17-0160-03一、问题提出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工资由原来的计划控制变为现在的市场决定,工资差别尤其是性别工资差异日益明显,因此,研究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变得十分必要。性别工资差异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可以由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别歧视等理论解释,另一方面可以从教育视角找原因。由于接受的教育程度、内容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个人能力及工作技能,进而形成不同的职业选择,性别工资差异问题的出现便成为了一种必然。有研究显示,我国性别工资差异从1988年的15.6%变为1995年的17.5%(GustafssonandLi,2000),到1999年,性别工资差异更是变为29.71%(Yueh,2004)。导致性别工资差异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是教育。国外实证研究表明,教育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别是解释工资差别的非常可观的一部分,但是相比较而言,教育数量上的性别差异却很少能解释男女的工资差异,主要是因为男性和女性受教育年限相似(blinder,1973;Oaxaca,1973)。而教育内容的差异在解释男女工资差异上则显得重要得多,对应的学生获得技能和训练的种类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比如在高中,男孩比女孩更喜欢参加一些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而女孩更喜欢外语之类的课程(Foxetal.,1979;Marini,1989;FennemaandSherman,1979)O同样,在大学里,男女大学生通常选择不同的专业,尽管随着教育的发展,典型的男性专业已被调整但是这种差别依然存在。例如,1988年,美国商业学位的8.7%、工程学位的6%、物理自然科学学位的13.6%、数学学位的37.1%是女性(Jacobs,1989),到了2001年,这些数据分别提高到47.2%、15.4%、31.5%和47.2%(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2003),但典型的女性专业并没有经历过向男性过渡的过程。在1988年,教育学位的79.5%、卫生专业学位的77.8%以及家庭经济学位的97.3%是女性,到了2001年,这些百分比儿乎没有变化。国外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女性的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的现象(Dougherty,Zhangetal.,2005;PsacharopoulosandPatrinos,陈良。,鞠高升,2004;Trostel,etal.,2002)o主要是因为与男性相比,不同教育程度的女性之间工资差异较大。在低教育水平(初中、高中)上,女性工资远低于男性,而在高教育水平(大专、本科、研究生),女性工资水平与男性差距较小(刘泽云,2008)o同时,相关研究明确得出,研究生学历女性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女性平均工资的2.36倍,而相同学历的男性职工的平均工资只是男性平均工资的1.93倍(刘泽云,2008),这一发现与其他有关中国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GustafssonandLi,2000;HughesandMaurer-Fazio,2002;陈良。,鞠高升,2004)o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工资性别歧视,进而使工资在性别之间产生差异,而这与受教育程度有关。二、基于教育视角的性别工资差异的原因及表现性别工资差异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能力上的差异、行业选择上的不同、劳动力市场的歧视等,但归根结底却是教育,教育是提高未来收入并带来职位晋升的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由于接受的教育不同,男女学生形成了不同的人力资本,走上了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进而获得了不同的劳动报酬,进而产生性别工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儿方面。(一)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使择业机会不同很多研究认为,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独生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