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药治疗现状?1934?国主医鱼200年11月第19卷第11期JETCM.Nov.2010,V01.19,No.1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药治疗现状周冬梅徐重白△:R543.4文献标志码:A:1004—745X(2010)11—1934—02【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医药综述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在颈部的表现,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探及检查,已被证实可作为反映全身AS情况的”窗口”.大量研究表明,CAS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早期诊断及积极防治CAS斑块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CAS斑块形成机制,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尤为重要,已引起广泛重视.现将近年中医药治疗CAS斑块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中医学对CAS斑块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学并无CAS斑块之病名,可散在见于”头痛”,”眩晕”,“胸痹”,”脉痹”,”中风”等论述中.目前多数认为其基本病因病机为痰瘀阻络,着于颈脉所致,但各个医家对于痰瘀致病的机制认识不一,有如下几种看法.1.1饮食不节致痰瘀说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懒于运动,思虑过度,七情内伤,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损伤脾胃,运化失调,津液化为痰浊,脂浊内停,气机不利,久则瘀血内生,痰凝血滞,痰瘀互结,着于血脉,胶结成块,形成AS斑块.1.2肝肾阴虚致痰瘀说中年以后肝肾阴血不足致虚火内生,肝.肾亏虚则津液不归正化,痰浊内生,日久瘀滞脉道,痰瘀既成又影响津液膏脂的输化.痰浊困遏脾运,肝肾失于滋涵,标本互为因果,而致病情发展.肝肾亏虚为本,痰瘀痹阻为标】.而雷惠新等J贝U认为本虚主要指肝肾阴虚,兼有气虚;标实主要指气滞血瘀,兼有痰浊.1.3气虚,阳虚致痰瘀说陈文实等[51认为本病以气虚,.肾虚为本,气虚不能推动血运,血行无力,血流缓慢或瘀滞,导致血瘀.张大创等认为”百病生于肾”,病位在血脉,病根在肾.病机为肾阳亏虚,气滞血瘀.黄卫江等”认为,中年以后,脾肾亏虚,气虚无力运化津液,日久痰浊内阻,气虚血瘀,脉道不通.赵玉霞等认为本症多为气虚日久,瘀阻脉络,邪气深入经隧,瘀浊胶结而形成瘕瘕积聚;痰浊阻滞血气的运行,则易形成血瘀;血瘀阻滞则使津液停蓄化而为痰,痰瘀互结而导致粥样硬化斑块.1.4痰瘀毒互阻说郑广娟等认为本病多由肾气亏虚,脾失健运而致痰浊内生,痰浊内阻又逐渐形成瘀血,痰浊瘀血互结,日久内生毒邪,痰浊,瘀血,内生毒邪使脉道受损,阻塞,气血不畅而致病.刘龙涛等”则认为AS的病理性质多为瘀毒阻于脉络,致气血运行失畅,血液瘀滞,瘀毒互阻致脉络不畅.由上可见,CAS斑块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节,七情内伤,脏腑亏虚,气,血,津液功能紊乱,而形成气滞,痰,瘀,毒等邪互相交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46)2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南京210028)△通信作者?综述?织,凝于颈脉,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属本虚标实之证.2中医药治疗现状CAS斑块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包括(1)非药物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等;(2)药物治疗,包括调脂,抗血小板药物等.其中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稳定斑块的最有效药物…】.但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风险较大,西药作用单一,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为指导,副作用相对较少,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存在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效应,有着广泛的前景,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就治疗现状分述如下.2.1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研究研究发现绞股蓝总苷能明显降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减轻CAS斑块面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大黄微粉能显着减小IMT,增大颈动脉内径,降低斑块Crouse积分,抑制AS及斑块的发展,抑制与减轻管腔狭窄程度,适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改善斑块性质等有关【l.虎杖苷通过降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一1(MMP—1)及MMP—I/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一1抑制物(TIMP一1)水平,降低颈动脉IMT及斑块Crouse积分,从而达到抗AS,稳定斑块的作用,疗效与洛伐他汀相当.2.2中医复方研究陈文实等研究发现益气活血汤可稀释黏稠血液,维持血管正常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使钙内流减少从而抑制脂氧化酶活性,减少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形成,有保护血管内皮,调节血脂,减少泡沫细胞形成量,清除AS斑块的作用.张大创等[61研究发现通脉消斑I号(制附子,肉桂,川芎,葛根,三棱,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