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心肌治疗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摘耍]H的:采用营养心肌治疗方法(含镁极化液)对心绞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单盲方法,将78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营养心肌(含镁极化液)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两周后测定两组的QTd及QTcd,对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QTd及QTcd治疗分别为(41.61±13.01)ms少(4&35+15.56)ms,对照组分别为(52.68±20.31)ms与(60.59±7.35)ms,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心肌治疗方法能减少心绞痛患者的QTd及QTcd,从而可能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关键词]营养心肌治疗;心绞痛;QT离散度[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3-7210(2008)08(c)-061-02营养心肌治疗方法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在心脏疾病应用广泛。QT间期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最长QT间期和最短QT间期的秀值,是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均匀,心肌电不稳定的指标,对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性猝死有重要价值。不稳定心绞痛患者QTd较冠脉正常者显著延长,我们通过观察营养心肌(含镁极化液)治疗心绞痛患者前后QTd和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的变化来探讨营养心肌治疗方法(含镁极化液)防治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我院心内科2006〜2008年心绞痛患者78例,其中男54例,女24例。UAP的诊断根据WHO的诊断标准,排除AMI及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电解质紊乱、束支传导阻滞、房颤、近期使用影响心肌复极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纟R和对照组,治疗纽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5.43±10.09)岁。对照组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0.22±8.9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冠心病危险因素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冇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抗凝、调脂及扩冠等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给予钾镁极化液(5%葡萄糖250ml+10%氯化钾7.5ml+25%硫酸镁10ml+胰岛索4U),每H静滴1次,共使用20do1.2测量方法分析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4d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十二导联心电图,所有心电图均为同一心电图仪记录。纸速为25mm/s,QT间期测量从QRS波起点至T波降支或其切线与等电位线交点处为终点,u波明显时,以T波与u波之间切迹为终点,舍弃T波不清晰的导联,但所测导联不少于7个,同一导联测量3个QT间期,収其平均值。QTd=QTmax-QTmin,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以Bazett公式QTc=QT/(RR)1/2进行校正,QTcd=QTcmax-QTcmin,为减少测量误差,所有心电图数据测量均由同一人完成。1.3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由均数土标准差表示,所测数据由SPSS11.0软件分析处理,采取t检验。2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QTcd及Q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QTcd及QTd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14d后QTcd及QTd与对照组14d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3讨论Perkiomaki等报道在健康人中,QTd为(36±14)ms,QTcd为(38±14)ms。QTd增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事件及猝死的发牛率也随之增加。测量心肌缺血时的QTd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2—,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程度的评价指标。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及迅速增人、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因素使冠状动脉狭窄,不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严重的心肌缺血可以导致QTd增人,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缺血吋细胞膜Na+-K+泵能源不足,钙离子的改变致心室肌中层M细胞单向动作电位延长并与内外膜之间不应期不一致有关,因此引起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及电活动的不稳定,从而引起QTd增人[l]o有报道冠心病患者QTd人于正常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人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双支病变者人于单支病变者。木研究也发现,对照组经抗缺血治疗后,QTd由治疗前的(76.11±18.33)ms减少为(52.68±20.31)ms,而QTcd由(85.09±19.31)ms减少为(60.59±7.35)ms,表明心肌缺血改善后,各部分心室肌复极趋向一致,与文献报道相符。营养心肌治疗方法(含镁极化液)自1966年SodiPallares等倡用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但随着恶性心律失常发工机制研究的深入,极化液在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牛方而显示岀其经济、疗效确切的优势。不稳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