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郭建中提要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这一区分是基于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种英译本在隐喻、明喻和典故等方面翻译的分析上作出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考虑到不同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以及读者对象,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在目的语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也都有其存在价值。以上的分析也希望有助于调和有关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争论,即“归化”与“异化”之争。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归化,异化,翻译目的论AbstractApproachestoculturesinvolvedintranslationmaybedividedintotwomethodsSLculture-orientedandTLculture-oriented.ThisclassificationisbasedonananalysisoftranslationsofthefigurativeuseoflanguageinthetwoEnglishversionsoftheChineseclassicalnovelHonglouMeng.Theanalysisleadstotheconclusionthatbothmethodsmaybejustifiedintheirownrightifwetakeintoconsiderationthedifferencesinthepurposeoftranslation,thetypeoftexts,theintentionoftheauthorandthereadership.Keyword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daptation,alienation,skopostheory一最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向更重视文化的转换。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就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ChristianeNord(1991)干脆用“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来替代“翻译”这一术语;Holz-Manttari(198417)甚至用“跨文化合作”(interculturalcooperation)来替代“翻译”。AndreLefevere(1992)则把翻译看作“文化交融”(acculturation),而R.DanielShaw(1988)创造了“transculturation”(跨文化交际)这个词。翻译已不再仅仅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这一点在学术界应该说已经达到了共识。正因为翻译涉及到两种不同语言中的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转换,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的问题。正如JuriLotman所说的,“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JuriLotman&B.A.Uspensky1978)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在;语言也只有能反映文化才有意义。因为翻译首先涉及到的是意义,而词只有与文化相关联才有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操作的时候,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二翻译既然与文化密切相关,就很自然地产生了另一个问题怎么处理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尤其是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较大的文本。任何一个译者都知道,信息发送者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信息接受者是不同的,两者之间并不一定有对应关系。(Reeves1994)正是在对待翻译中怎样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翻译界内部产生了分歧。一般来说,可分成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ation)。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就翻译中涉及的文化转换而言,我们可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sourcelanguagecultureori-ented,orSLculture-oriented)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targetlanguagecultureoriented,orTLculture-oriented)这两种原则和方法。Venuti可以说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反翻译”的概念。这种翻译刻意在目的语的文本中,在风格和其他方面突出原文之“异”。Venuti公开声言,“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翻译理论和实践,以抵御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差异(Venuti1991)。在这一概念中,他提出了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Neubert19922-4),即译文故意弄得不通顺。有些译者也对读者毫不妥协,要求读者接受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Brewer1988)。Nida可以说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概念。他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并仔细分析源语信息的意图。Nida在各种不同场合,重复他的这一观点,即“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