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酹联合窄波紫外线UVB与抗组胺药联合uvb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许艳静尹向阳鲁国丽(青岛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山东青岛266045)【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复方甘草酸酹联合窄波紫外线以及抗组胺药联合窄波紫外线针对治疗玫瑰糠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5月就诊的12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酹联合窄波紫外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组胺药联合窄波紫外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5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0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酹联合窄波紫外线进行治疗玫瑰糠疹不但治疗效果显著,而且能够缩短患者的病程,值得在临床科室中广泛推广。【关键词】复方甘草酸酹窄波紫外线玫瑰糠疹【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215-02玫瑰糠疹属于一种比较多见的自限性炎症类皮肤病,其病的病程时间比较长,一些较为严重的患者的病程可能延长到半年以上,传统方法是患者服用抗组胺药,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现在缺少特效药物⑴。本文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5月的120例玫瑰糠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酹联合窄波紫外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组胺药联合窄波紫外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5月间120例玫瑰糠疹患者,患者入选标准为病情全部符合玫瑰糠疹的诊断标准,120例患者全部为初诊,在就诊之前没有经过任何治疗,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较为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220例患者全部排除儿童、哺乳期妇女以及孕妇,并没有紫外线照射禁忌症。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27例,女33例,患者年龄在18〜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3±8.32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4〜17天,平均为9天。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25例,女35例,患者年龄在17〜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25±7.22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3〜20天,平均为8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程程度方面均无显箸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1.2方法观察组(60例)患者使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肝胶囊进行治疗,每天3次,加之进行窄波紫外线进行照射,照射波长为310〜315nm,照射峰值为311nm[2],照射间距20〜20cm,患者第一次照射剂量是0.引/cm2,之后每次加10%的剂量,隔日进行照射1次。对照组(60例)患者在进行窄波紫外线进行照射的基础之上,使用抗组胺药依巴斯汀进行治疗。在窄波紫外线照射期间,如果患者皮肤没有出现红斑和瘙痒,增加剂量10%,如果患者皮肤出现少量的红斑和瘙痒,则维持原剂量,如果患者皮肤出现较为明显的红斑和疼痛,减少20%剂量。1.3疗效标准患者皮疹减少95%以上冃瘙痒消失为痊愈,患者皮疹减少60%〜95%之间,瘙痒症状明显好转为显效,患者皮疹减少20%〜60%之间,瘙痒症状轻度好转为有效,患者皮疹减少不到20%且瘙痒症状未见好转为无效,有效机率为痊愈率加上显效率。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通过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6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53%,对照组(6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6.0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V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痊愈的病例中,观察组(60例)患者的平均时间是8.21±2.37天,对照组(60例)患者的平均时间是10.45±2.55天,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V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玫瑰糠疹是较为多见的皮肤病,其虽然有自限性,但是病程时间长,一些较为严重的患者的病程可能延长到半年以上[3]。玫瑰糠疹的发病机制现在还不明,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属于病毒感染所导致,但是还没有得到证实。玫瑰糠疹现在还没有特殊治疗方法,现今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传统方法是患者服用抗组胺药,但是治疗时间较长。复方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