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成功1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成功1例[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R587.2[文献标识码]B[]1673-7210(2010)06(b)-103-0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发生在多种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的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早预防,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往往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女性,71岁,主因多饮、多尿、多食5年,加重伴腹痛6h于2010年3月2日入院。查体:体温35℃,脉搏80次/min,血压90/50mmHg(1mmHg=0.133kPa),意识清,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音,心率80次/min,律齐,腹平坦,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急查血糖21.0mmol/L,血钾4.52mmol/L,钠138mmol/L,氯99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1.2mmol/L,尿素氮9.5mmol/L,肌酐149mmol/L,尿酮体(+++),葡萄糖(++++);血气分析:pH6.995,PCO216.4mmHg,BE25.6mmol/L,HCO3-3.9mmol/L;血常规:WBC17.5×109/L,RBC3.52×1012/L,PLT344×109/L;凝血四项:PT-T16.5s,PT-R1.62,PT-INR1.60,APTT40.2s,Fbg1.96g/L,TT20.3s,D-二聚体400mg/L。2结果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给予快速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滴降糖、纠正酸中毒等治疗,入院后6h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四肢厥冷,血压测不到,心率132次/min,血糖13.3mmol/L,给予抗休克、升压药、扩容补充血容量治疗,15min后患者意识恢复,血压77/56mmHg,继续给予升压药扩容治疗,复查钾5.17mmol/L,钠138mmol/L,氯100mmol/L,肌酐11.8mmol/L,Cr172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9.5mmol/L;血常规WBC16.9×109/L,RBC3.06×1012/L,PLT205×109/L,继续补液、降糖、纠正酸中毒治疗,患者血压好转,意识清楚。入院第20小时复查血常规:WBC11.2×109/L,RBC2.99×1012/L,PLT38×109/L;凝血四项:PT-T21.90s,PT-R1.83,PT-INR1.82,APTT50.80s,Fbg1.01g/L,D二聚体700mg/L,钾4.17mmol/L,钠131mmol/L,氯95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4mmol/L。考虑酮症酸中毒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给予新鲜冰冻血浆400ml静滴,给予阿魏酸钠静滴,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第3天复查:WBC9.1×109/L,PLT25×109/L;凝血四项:PT-T14.10s,APTT39.30s,Fbg1.11g/L,TT19.60s,D二聚体900mg/L;血气分析:pH7.382,PCO230.0mmHg,HCO3-17.4mmol/L。第4天复查:WBC6.8×109/L,PLT52×109/L;凝血四项:PT12.8s,APTT32.9s,Fbg1.80g/L,D-二聚体1300mg/L。第9天复查:WBC5.87×109/L,RBC3.42×1012/L,PLT164×109/L;凝血四项均正常,电解质及肾功能正常,患者进食正常,给予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血糖正常。3讨论已有不少资料证实糖尿病患者常出现高凝状态[1-2],包括凝血因子增加、抗凝血酶Ⅲ减少及活性降低所致的内源性凝血系统活化,血小板膜流动降低,更新加快,活性增高,血浆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因子-1水平升高所致的纤溶活性降低,故在一定的促发因素的作用下便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些因素包括酸中毒[3]、低氧、感染等,酸中毒时,血液pH降低,肝素的抗凝活性减弱,而凝血因子的活性升高,此时血小板的聚集性加强,由它释放的促凝因子增加。因此,酸中毒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因。本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考虑与严重酸中毒、低氧有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除积极控制原发病、消除诱因外,应尽早给予肝素、新鲜血浆等治疗[4]。鉴于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合并酮症酸中毒时常有缺氧、感染等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因素,而一旦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死率高,故笔者建议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特别是对治疗反应不好者,有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应列为常规,以尽早确诊和治疗。[参考文献][1]唐伟,孙敏,刘超.糖尿病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2):99-101.[2]刘杰远,陈祥,白桦,等.糖尿病患者凝血、抗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17(3):172-173.[3]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39.[4]荆凌华,刘松年,胡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5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9,24(18):1608-1610.(收稿日期:2010-04-16)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笔杆子文秘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为您提供优质文档,供您参考!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