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影响中国学术界形象

纷争影响中国学术界形象?从4月15日到17日,四川大学3天时间开了两次新闻发布会,宣布了由该校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调查结果,认为外界对川大两位教授的学术造假指控“没有事实依据”。而看到此调查结果也受到质疑后,四川大学的一位领导在与记者交流时感叹:“学术造假”是很严重的指责,害得我们学校费时费力进行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你们还不信任,难道真的要让纷争无休无止吗?你们知不知道这种纷争会影响国际上对中国学术界的看法,会影响留学人员回来搞科研?自家学校的专家搞出了一个调查结果,说自家的教授没有造假。照理说,公众不信服“老子说儿子清白”这样的结果再正常不过了。可惜的是,从报道来看,四川大学的领导并不这样看。在他们看来,既然他们学校的调查结果已经出来,公众就应当认可这个结果;就不应再心存疑窦,甚至质疑他们调查结果的公正性。这真是“敢言人之所未言”。我真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堂堂的一个大学的领导怎会发出这么一通感叹来?其实,何止“学术造假”是很严重的问题,请问“造假”在哪一个行业能上得了台面?只要指控学术造假之人,不是编造诬陷;对这样的指控,我们理应举双手欢迎,欢迎他们替我们纯洁学术队伍,欢迎他们替我们净化学术风气。对这样宝贵的声音,又怎能说出“害得我们学校费时费力进行调查”呢?再有,其所认为的学术纷争会影响国际上对中国学术界的看法问题。说白了,就是其认为这种学术纷争有损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形象。这是一顶能压死人的“大帽子”。它的直白之意,就是如果公众对此事的质疑不就此收尾的话,就伤害了中国学术界的形象。这样的话,是大棍子,是恐吓。学术之争,又不是争官职,争待遇,国际上谁又会笑话?请问,黄禹锡造假事件伤害了韩国的国际形象了吗?没有,我倒比以前更尊重这个敢于清理门户的国度,因为人家的学术圈不藏污纳垢。至于所谓的会影响留学人员回来搞科研,更是不值得一驳的谬论。一个科学工作者,如果会因怕遭受别人质疑学术造假而不敢回国;那,这样没有底气的科学家绝不是真正的“德先生”。直白地说,这样的留学人员不回来也罢,有啥可惜的!---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全文完----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文秘专家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1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