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摘要】口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持续期(轻一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72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每次1吸,每日2次;观察组基础治疗同对照组,同时加服活血平喘汤,共8周。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最人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PEF%)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PEF%治疗后4周改善快于对照组(P<0.05)o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轻中度持续的支气管哮喘气道通气状况,缩短慢性持续期时间。【关键词】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支气管疾病;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应用;舒利迭/治疗应用;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症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介导的伴有可逆性气流阻塞和气道高反应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于2000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城市0〜14岁儿童哮喘1999/2000患病率为0.12%〜3.34%,平均为1.54%。人口密度高的城市中重庆、上海的累计患病率分别高达4.63%和4.52%[1]。2006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方案推荐中、小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长效3受体激动剂作为支气管哮喘长期治疗的控制药物,并迅速在全球和国内推广应用,切实显现出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哮喘患儿的长期依从性、受体耐受性下调等问题,使得当前方案亦很难完全解决个体纷杂的临床问题,尤其对于应用该方案较长一段时间后出现慢性持续的患儿,笔者采用基础治疗结合活血平喘汤治疗儿童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706/200912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支气管哮喘患儿72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7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级、症状评分中位数、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hoodasthmacontroltest,CACT)[2]、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expiratoryflow,PEF)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治疗前基线情况比较1.2诊断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3](轻度持续一中度持续)o1.3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IL病情分级属于轻至中度持续期患儿;(2)入组前2周未患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3)入组前30d未参加过其他临床研究;⑷年龄在3〜14岁;(5)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1.4排除标准(1)对本药物及所含组分过敏者;(2)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3)精神病患儿。1.5治疗方法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英国葛兰素威康药厂,生产批号:B081840),每次1吸,每日2次,共8周;观察组基础治疗同对照组,同时加服活血平喘汤:川茸、赤芍各5g,丹参6g,当归、白芍各5g,细辛lg,胡颓叶10g,黄荆子、甘草各3g。两组患儿在出现症状时,可按需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禁用其他吸入型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吸入型或口服长效B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吸入型抗胆碱能药、茶碱药物等。1.6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6.1每日症状评分患儿及其家长将每口的哮喘症状记录在哮喘治疗自我评估表上,每4周评1次。评分标准[4]:白天症状评分:0分二白天无症状;1分二口天有1次短暂的症状;2分二口天有2次或2次以上短暂的症状;3分二白天大部分时间有症状,但不影响日常活动;4分二白天大部分时间有症状,且影响日常活动;5分二症状严重,不能工作和进行日常活动。夜间症状评分:0分二夜间无症状;1分二夜间憋醒1次或早晨被憋醒;2分二夜间憋醒2次或2次以上(包括早晨被醒);3分二夜间多次被憋醒,大部分时间不能入睡;4分二症状严重,根本无法入睡。1.6.2CACT研究开始时、定期随访中(每4周1次)及研究结朿时让患儿回答儿童评估部分,家长回答家长评估部分。评分220分,提示哮喘得到控制;W19分,提示哮喘未得到控制。1.6.3PEF测定由专人用“PIK01”哮喘电子监测仪(哮喘伴侣,美国PDS公司生产)测定PEF,计算PEF%,每4周测定1次。1.6.4安全性评估包括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对两组患儿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指标进行评估。1.7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