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徐庆国黄丰摘要:该论文总结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加快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关键词:中国;现代农业;现状;对策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以中国农村包产到户为标志拉开序幕,至今已走过了30年历程。回眸这30年,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出于我国“三农”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要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冃。为此,我们要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依据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吸纳国内外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少走弯路,从而扎实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们对此进行了系统调研,整理成文,以供同行专家参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1.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巨人成就,农民收入获得极人提。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摆脱了前30年超稳立的局而。即在以前的近30年时间里,我国农村就业结构儿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來,我国乡镇企业、农村服务业蓬勃发展,进入农业人口向第二、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阶段。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建国初期的1952年,我国乡村劳动者占93.29%,非农产业劳动者包括乡村党政群管理人员在内,只占5.08%;1978年,中国城镇人口占17.9%,乡村人口占82.1%。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上升至43.9%,乡村人口下降至56.1%01978年,中国就业人口中,农业占70.5%,工业占17.3%,第三产业占12.2%。2006年,中国就业人口中,农业就业人口下降至42.6%,工业就业人口上升至25.2%,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上升至32.2%o197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总产值占28.2%,T业总产值占47.9%,第三产业总产值占23.9%0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总产值下降为11.7%,工业总产值上升48.9%,第三产业总产值上升至39.4%o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民收入获得了极人提升,收入來源结构获得了巨人变化o1978年,中国农民人平均年纯收入为134元,2007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40元。1978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民总量大概是2.5亿人,到2007年底没有解决温饱农民的数量减少到不足1500万人。中国改革开放初,我国农民家庭纯收入来自传统农业的大约在90%左右。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1978年,在整个农业总产值中,传统农业占80.0%,林业占3.4%,牧业占15.0%,渔业占1.6%02006年,在整个农业总产值中,传统农业下降至50.8%,林业上升至3.8%,牧业上升至32.2%,渔业上升至10.4%。随着农业产出份额降低,农业收入份额也有所降低。1993年,农民家庭生产非纯收入來自传统农业仍占63.79%,来自非农产业的占30.75%o1.2主要农产甜不仅数量大幅增长,而11质量迅速捉高中国不仅人口众多,可川耕地资源有限,而且耕地存在减少的趋势,使中国农产品生产保障问题更为严峻。但是,从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的14年,粮食的年増长幅度达到2.7%,尤其是前六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已高达5%。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在6000亿斤多一点,2007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30年内粮食增产60%以上。1978年,中国谷物、籽棉、汕菜和花生产量位于世界各国产量的第2位,肉类产量位居第3位,水果产量位居第9位。1990年至今,小国谷物、籽棉、油菜和肉类产量上升至世界各国产量的第1位;2000年至今,小国花生和水果产量上升至世界各国产量的第1位。中国用占世界约9%的耕地生产了占世界25%左右的粮食产量,解决了占世界21%左右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木具备了年产4.5〜5亿吨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据统计资料表示,中国2008优质小麦种植比例已达整个种植面积的64%以上。特制二等以上的精制小麦粉占小麦粉总产量的65%;标准一等米以上的精米占人米总产量的88%,特等大米在大米中所占比重达到33.9%0又据国家质检总局资料,近年我国米、面、酱汕、醋基木粮食产胡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出口粮食产甜合格率达99%以上。2007年上半年我国消费量最大的粮食加工品等前10类食品的抽査介格率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