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联合伯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培他滨联合伯剂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伯剂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尿唯嚏联合伯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C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伯剂方案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而且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卡培他滨伯剂晚期胃癌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247【】R4【文献标识码】B【】1671-8801(2014)03-0168-02胃癌是临床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1]。目前临床治疗晚期胃癌常用的药物是卡培他滨,该药物不仅能够提高肿瘤内药物浓度,而旦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院接受治疗的40例晚期胃癌患者,对其中的20例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伯剂的治疗方案,临床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为胃癌,旦通过B超、X线等检查,确认无其他肝脏器官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3.7土3.6)岁;其中接受过化疗的患者6例,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14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62.6±7.8)岁;其中接受过化疗的患者7例,未接受过化疗的患者13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①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伯剂方案治疗,给予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国药准字J2008010,RocheLaboratories)1250mg/m2,2次/d;在治疗3d后,给予静脉注射顺伯(DDP)20mg/m2,1次/d,疗程21do②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氟尿嚅嚏联合伯剂治疗,开始的1〜5d内,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氟尿嗦嚏(国药准字H20051626,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OOOmg/m2,1次/d,接下来的l~5d内,给予静脉注射顺钳(DDP)20mg/m2,1次/d,疗程21d。两组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要常规使用止吐药托烷司琼和升白细胞药物等对症治疗,治疗结束后的1---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个月进行疗效评价。1.3疗效评定。治疗效果依据WIIO评定标准:①显效:肿瘤的临床症状消失,切除标本中已无肿瘤存在。②有效:肿瘤的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切除标本肿瘤体积与术前比较,缩小病理检查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变浅。③无效:病情无变化,切除标本肿瘤体积缩小,病理检查发现肿瘤浸润深度无改变或肿瘤增大,病理检查发现肿瘤浸润深度加深。治疗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的总和。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依据癌症研究所新药毒副反应评定标准。1.4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3,%)表示,用X2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由表1可见,观察者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X2=3.6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以往临床治疗晚期胃癌主要以化疗为主,最常用的药物是氟尿嚅嚏,但是氟尿北密陇的临床效果不甚理想,而且有效率较低[2]。近几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治疗胃癌的药物也不应用于临床的治疗,其中治疗效果较为突出的就是卡培他滨,卡培他滨作为第三代的口服靶向性抗肿瘤药物,通过口服后先在小肠粘膜吸收,然后随着肝脏内被短酸酯酶水解后,作用于肿瘤组织,而胸脊磷酸化酶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