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评析及其启示2007年第8期第34卷总第206期外国教育研究StudiesinForeignEducationNo.8,2007Vo1.34GeneralNo.206德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评析及其启示李广,樊荣(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北廊坊065000)[摘要】德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世界上是发展最早,也是发展较好的.德国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自19世纪末以来历经了四次重大改革,其音乐教育的理念及实践特色鲜明,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关键词】德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中图分类号】G40-014/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69(2007)08—0062—04音乐是德国人生活和生命中重要的部分,德国人对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情感,这是音乐长期熏陶的结果.德国人认为,只有音乐课才是惟一把人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综合培养的课程,它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一,德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的基本沿革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原则德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从l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0世纪6o年代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历经了四次重大的改革.早在l8o9年,德国教育家洪堡就清醒而深刻地区别了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20世纪初,德国着名教育家克斯腾贝格又提出了"用音乐和通过音乐使人性教育成为可能"的任务,要求每个人都要接受普通音乐教育.在德国第二次教育改革运动时期,兴起了以耶德为核心的缪斯运动,以"缪斯教育"(缪斯——艺术之神)为El号,强调艺术教育的作用,不仅把音乐教育看成一门课程,而且把它看成是人的整体教育.二战后,阿多诺于1954年发表了《"反对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提纲》一文.其中对音乐的理解,被提升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高目标.第三次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随之开始,结果导致简单歌唱形式的音乐课的取消和古典艺术音乐课的开设.德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了新的音乐教育体制改革的设想,即第四次音乐教育改革.这次改革,主张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学校里为他的一生做好准备;主张音乐教育的文化性,多元性,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征.奥尔夫是第四次音乐教育改革的旗帜,他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世界音乐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体系的核心是音乐教学中的两大原则:原本性和创造性.奥尔夫本人似乎从不把音乐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而是借着音乐去寻找人类已经遗失或将要丧失的心灵上最可贵的东西.他认为,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惟一的途径是通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才能获得.奥尔夫认为,音乐的产生,原本于人的语言,形体,舞蹈,动作等,不是孤立产生的.如果音乐教育从这些原本的因素去实践,就会使原本可以产生音乐的因素,在音乐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方法非常重视用"语言,动作,形体,舞蹈"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并理解音乐的节奏感和律动感,使学生始终充满着自信心,并将其视为一种自我的创造.奥尔夫的"原本性观念"无疑具有让音乐更人性化和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意识的意义[1].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应注重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即"让学生借助简单的乐器创造音响并进行谱曲","创造性地听写乐谱","从听懂音乐,解释音【收稿日期]20o6-l2—2O【作者简介】李广(1963-),男,河北香河人,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樊荣(1975一),女,内蒙古出泉人,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No.8.2007李广,等:德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评析及其启示?63?乐发展成能创造性地从事音乐活动"的原则,这些作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原则之一被推广到实践中去.奥尔夫强调:"这个体系绝不是单纯音乐形式,它是运动,语言与音乐的一体化,儿童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造的积极参与者".二,德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的发展与转向(一)由艺术的音乐教育向文化的音乐教育转化德国音乐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早期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宗教.早在中世纪,小学生就在礼拜仪式中作为歌唱者参加活动.在宗教改革中,德国的教育家,宗教改革家路德在神学,教育学上阐明重视音乐的理由及音乐为教育提供的各种可能性.20世纪70年代德国音乐教育开始了由重视"音乐艺术作品"向关注"文化中的音乐"的教育理念转化.音乐教育强调向学生传授能够参与文化生活和其他各种习俗所必需的能力和技艺.学生在学校里将为他的文化生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