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3期2009年6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JOURNALOFWUT(INFORMATIONMANAGEMENTENGINEERINGVo.l31No.3Jun.2009:1007-144X(200903-0459-04文献标志码:A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模式、问题及对策研究赵春艳,凌丹,李敏(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为加速湖北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提升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地位与作用,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剖析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特点及问题。指出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主体模式是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等大公司(集团为龙头企业拉动关联企业发展以及关联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发展的双力模型。并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创新和融资渠道创新等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关键词:汽车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模式:F062.9DOI:10.3963/.jissn.1007-144X.2009.03.030收稿日期:2008-12-14.作者简介:赵春艳(1981-,女,湖北恩施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产业集群作为关联资源配置集中化的重要形式,被称为提升区域性的产业竞争力的发动机![1]。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最早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2],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互相关联的同一类型的产业在同一个地域上进行集聚,并在达到一定的群体规模以后,产生了波及效应[3]。马歇尔认为专门机械、原材料提供、运输便利及技术扩散等一般发达的经济!所造就的外部经济!促使企业聚集从而形成产业集群[4]。从产业结构的划分来看,产业集群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类。前者是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由于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共享而形成的产业群[5]。后者是在一个地区,由一两个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在周围成长起一系列为其配套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了上下游、产前、产中和产后相关联的产业链条。湖北汽车产业集群是指在湖北省内,围绕汽车产业,由大量具有纵向协作关系或横向互补关系的专业化整车、零部件、原材料及设备供应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高度集聚形成,它是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的区域经济系统。这种集群为湖北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利于知识共享和转移扩散[6]。湖北汽车产业集群属于纵向型产业集群。1湖北制造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随着中国步入WTO后过渡时期的进程加快,从2005年起,中国的汽车关税降到30%,零部件关税降到13%,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零部件企业需要嵌入全球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价值链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1.1湖北汽车业生产情况2007年湖北省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480.3亿元,同比增长29.8%,生产汽车77.4万辆,增长27.7%。其中载货车29.4万辆,增长53%;公路客车14.6万辆,增长34.3%;轿车33.3万辆,增长9.4%;改装车6.6万辆,增长14.1%,如图1所示。轿车生产是湖北汽车生产的主体,占5成;载货车的年增长率最高,达到53%。图12007年湖北省汽车业生产情况1.2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模式及特点(1龙头企业带动汽车产业链发展的集群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7]:∀以神龙和东风两大主要龙头企业拉动关联企业,特别是地方龙头企业,形成关联产业链发展。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品牌、机制、人才、管理、营销和信息等方面优势,加速企业扩张步伐,拉动地方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地方龙头企业通过拉动作用,提升了本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又推动龙头企业的发展。这两种力量实现湖北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从而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和成长性。到2006年,武汉市沌口开发区依托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发展协作的关联企业为52家,年销售额362.93亿元。#类似地,在各个地区形成的区域性的产业集群中,地区的龙头企业带动本地区的关联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环节协作体系。如曾都、老河口、谷城、丹江口和十堰等地,积极发展与东风公司配套的汽车配件,形成了以汽配为主体的汽配走廊。这5个地区的汽车零部件关联企业达到210家,职工3.8万人,销售产值67.57亿元。公安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形成,主要是依靠湖北车桥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集群内有毛胚锻造、初加工、精加工和总成装配,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其产业集群模式如图2所示。图2湖北汽车产业集群模式湖北汽车产业集群分布如图3所示。围绕武汉的神龙以及十堰的东风两大龙头企业(见图3中∃处,历经3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