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果腺肋花楸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玄永浩金英善摘要:综述了黑果腺肋花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开发应用进行展望。关键词:黑果腺肋花楸;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R284:A:1007-5739(2009)20-0101-02黑果腺肋花楸(AroniamelanocarpaElliot)为蔷薇科(Roseceae)腺肋花楸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是一种新兴小浆果果树。该果树原产于美国东北部,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经济树种[1]。根据文献报道,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富含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其中的花色苷等多酚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多种氧自由基,在抗癌、抗炎、降血糖、抗突变、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1黑果腺肋花楸的化学成分1.1黄酮类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以花色苷、槲皮素及其衍生物为主。花色苷为矢车菊素3-O-α-L-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β-D-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di-O-β-D-葡萄糖苷和天竺葵素3,5-di-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衍生物包括金丝桃苷、异槲皮素、槲皮素-3-O-(6-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槲皮素-3-O-(6-O-α-L-阿拉伯糖基-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6-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3]。1.2有机酸类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的有机酸包括龙胆酸、奎宁酸、莽草酸、苹果酸、香草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对香豆酸、咖啡酸[3]。种子中还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4]。1.3三萜类和甾醇类Martynov等[5]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分离得到熊果酸。黑果腺肋花楸种子油中含有0.12%的甾醇类化合物,主要是油菜甾醇、β-谷甾醇和δ-燕麦甾醇[4]。1.4其他成分Razungles等[6]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鉴定出9种胡萝卜烃类化合物。Weinges等[7]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花色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五氧乙酰基吡喃葡萄糖、六氧乙酰基山梨醇、四氧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甲酸酯、四氧乙酰基花楸苷、五氧乙酰基苦杏仁苷和2种新化合物:hepta-O-acetyl(2-pentanyl)-β-D-gentiobioside和4-O-(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osyl)pentan-2-one。于明等[8]从黑果腺肋花楸幼苗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表儿茶素、野樱苷、熊果苷、1,4-二羟基-2,6-二甲氧基苯-4-O-β-D-吡喃葡萄糖苷、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此外,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还含有叶酸、核黄素、果胶、VC、VE、VPP等成分。2黑果腺肋花楸的药理活性2.1抗氧化作用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不仅具有很好的风味和色泽,而且含有高浓度的花色苷、咖啡酸及咖啡酸衍生物等多酚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矢车菊素3-O-β-D-半乳糖苷是其主要的抗氧化成分[9]。果汁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和黄酮,其含量较葡萄高80~180倍,是香蕉的1000~2000倍、蔓越莓(Cranberry)的20~40倍、蓝莓(Blueberry)的5倍。具有很高抗氧化活性,约是蓝莓的2.5倍、蔓越莓的9倍以上[10]。Metsumoto等[11]对黑果腺肋花楸果实花色苷提取物(AA)的抗氧化活性做了研究,在体外实验中,AA(25mg/mL)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高于对照溶液;在对乙醇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实验中,AA及其水解产物(2g/kg)对出血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与槲皮素(100mg/kg)相当;从中花色苷单体(矢车菊普)也具有相同的保护作用,其IC50值为30mg/kg。黑果腺肋花楸叶提取物对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能够显著抑制CCl4所致大鼠肝脂质过氧化,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对亚麻籽油过氧化也具有抑制作用。Kowalczyk等[12]研究了从对动物模型中氧化-还原反应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AA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血浆中硫代巴比妥反应物(TBARS)和蛋白巯基的含量,增加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生物体内NO和超氧阴离子快速反应生成的过氧亚硝酸根离子(ONOO-,peroxynitrite)是一种强细胞毒性物质,它诱导蛋白质酪氨酸残基硝化是其损伤生物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Olas等[13]研究了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对ONOO-引发的人血小板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硝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2抗炎作用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花色素类黄酮成分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