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2期总第120期外语研究ForeignLanguagesResearch2010,№2Serial№120背诵课文在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研究戴祯琼1丁言仁2(1.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2.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摘要:该项研究旨在调查背诵课文在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有效性。具体来说,是调查这一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其英语水平,特别是从使用频率、准确度和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背诵课文对程式化短语在作文中的运用有何影响。两个完整的班级参与了该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背诵课文的实验组,较之参照组,在英语水平、写作能力方面有更大的提高;(2)通过背诵,低水平学习者在英文写作中程式短语使用的频率和丰富度要高于高水平学习者,后者较之前者在程式短语的使用准确度上有更为明显的提高。该研究结果证明:背诵课文仍然是一种有效的二语习得策略。关键词:背诵课文;程式化短语;二语习得;英语写作能力:H319文献标识码:A:100527242(2010)02200462071.引言背诵课文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是相当有争议的。Cook(1994)指出,重复和背诵课文被当成是两个“歹徒”。而在国外学习的中国学生通常被称为“死记硬背的学习者”(Biggs1991,引自Pennycook1996:222)。在中国大陆,现在的英语学习者较之二三十年前的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和方式,因此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课文似乎已不再得到“认同”。然而有学者(丁言仁2004)指出,很多的老师仍然在使用这种传统的方法,而且很多学生也把背诵课文当成是“利于病的苦口良药”。2.文献回顾2.1理论背景2.1.1语言的两重性观点Skehan(1998)指出,语言学家通常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以语法规则为基础的分析体系。在认同这种观念的重要性的同时,他提出:语言也是一种以记忆为基础的套语/惯用语体系。即,语言是以语法规则为基础同时也是以记忆为基础的系统。这种关于语言两重性的观点指出:语言的学习不仅包括语法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套语/惯用语(一时之间不能用语法规则来解释的语言知识)的学习。然而,在Skehan看来,---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套语/惯用语知识的发展似乎只是语言运用的自然结果;语言使用者“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程式化语言可以使其有时间去雕琢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从而使交流变得更为流畅”(ibid.)。在此,Skehan忽略了学习者有意识的努力,亦未讨论二语学习者应该怎样来学习那些程式化语言。2.1.2“注意”假设和频率假设二语习得的研究没有关于背诵课文的清晰讨论,但是的确有关于背诵课文的重要建议。Schmidt(1990,2001)着重讲述了“注意”在中介语发展体系中的作用;Ellis(2003,2006)强调了“接触和使用频率”的作用。综合看来,他们的假设显示了同一个观点:一个语言形式在语言输入中出现得越频繁,就越容易被学习者注意到并将其融入自身的语言体系中。从这个方面讲,背诵课文这一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仅能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导到语言形式上,而且能使其更多地使用该语言形式。二语习得研究者们主要的兴趣是研究学习者从事有交际意义的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习得(Ding2007)。他们既没有回答学习者在实时交流的压力下究竟应该如何克服困难去“注意和运用”那些他们应该学的语言特征,也没有具体指出这些特征究竟是什么。2.1.3程式化短语的学习背诵课文的一个作用就是它能帮助学习者习得程式化语言,尤其是程式化短语。程式化短语(formulaicsequences,FSs)是Wray(2002)提出的,包括各种形式的多词短语和固定搭配,如习语、词汇板块、词汇短语。研究者们对程式化语言有着不同的命名。Bolinger(1975)提出语言处理过程主要是依赖熟悉的、记忆的语料。PawlySyder(1983)指出母语者一般都掌握了数十万的词汇化的句子结构。·46·Lewis(1993)认为语言是由语法化了的词汇构成的。NattingerDeCarriCo(1992)指出语言的流利程度是由学习者储存在大脑记忆中的程式化语言的多少决定的,而并不是由其掌握的语法知识决定。这种储存在语言使用者记忆中的程式化短语应该就是Skehan(1998)所指的“典型例子”,它们在被使用时并不经过语法分析或者根本就无法用语法来分析。正是这种系统记忆给学习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