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案例分析题目企业重组案例分析姓名.....学号.....班级.....院系.....现代的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企业也如此,一个企业如何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只有发展,才不会被淘汰,也要不断的实时的去变革,才能适应世界的变化,而企业重组,也是也是一种变革、发展,只有不失时机的抓住机会,必会立足于世界。以下介绍几个典型的例子。一标题:中石油案例由于石油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提高,以及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对于石油和石油产品的需求增加,供需矛盾不断扩大,使得最近二三十年石油企业之间的世界性竞争空前加剧。国际石油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都在进行大规模的重组,放弃不良资产,剥离非核心资产,将上下游产业合并组成巨型石油公司,收购、兼并迭起高潮。英国石油公司(BP收购美国阿莫科公司(AMOCO,美国埃克森(EXXON对莫比尔(Mobil的兼并,把石油行业收购兼并浪潮推到了极至。在国际石油界,一方面出现了销售收入在几百亿美元以上,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巨无霸”式的综合石油公司,同时也涌现出一些小的、专业化的、竞争力和盈利性都很强的公司。中国的石油工业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激烈的全球性竞争的格局。然而,我国石油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长期受到很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一旦进入WTO,最多只有五年的时间,就要按国际规则参与全球竞争。显然目前的石油企业是不能适应这种竞争局面的。中国的石油企业,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的前身石油工业部所属企业,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比如60年代石油大会战,在受到西方国家和苏联集团的双重封锁的困难环境下,大庆人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拿下了大油田,保证了国家对石油的紧迫需要,直到现在,这种精神依然是我们必须继续发扬的宝贵财富。但是,在变化了的情况下,发扬“铁人精神”需要采取新的形式。我们的石油企业具有我国国有企业所具有的一般弱点和弊病。具体表现在:(1上下游业务割裂。比如说,工业企业按照分工体系建立,形成石油部所属企业专门从事上游业务,石化工业部所属企业专门从事下游业务,上下游割裂的格局。(2在政府指定范围内实行垄断经营。作为国家指定的垄断性公司,人财物、产供销都由计划机关决定,由上级主管部门决策。(3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企业组织的行政化、军事化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例如,油田建设从一开始就是采取调集力量大会战,以半军事化方式组织生产和管理为特征的。(4国家对石油企业的要求只是产量的增长,而不要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盈利,企业以完成行政要求为目标。(5承担着大量的与主业无关的、本应由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性功能。特别是由于油田一般离城市比较远,因此企业办社会的问题就比一般企业更加严重。由于上述种种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中国的石油工业显然需要进行重组。按石油的储备量和产量计算,由原石油工业部改组而成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大致上处于世界第四,仅次于Exxon,Mobil、RoyalShell和BPAmoco,但人员的数量是国外同等公司的几十倍。比如,1999年BPAmoco雇员有9万人,CNPC雇员有154万人。两个公司的盈利水平也差得很远(如图所示。要想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投资回报,只有改组改制,改造原有的体制,建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国际规范的全新的企业制度。面对这种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地决定对石油工业分三个步骤进行重组。第一个步骤是在1998年6月实行政企分离,将两个原有的行政性公司,即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Sinopec的行政管理职能交回政府,同时将这两个石油企业改组为南北两大集团公司。北方地区原属Sinopec管辖的15个炼厂和化工设施移交CNPC,把CNPC在南方的6个油田移交Sinopec,这样就使两个集团公司都成为综合性的石油公司。第二个步骤是在两公司核心资产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0月,CNPC剥离了非核心资产,在核心资产的基础上,发起建立国有全资的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在CNPC的154万员工中剥离出来、由存续公司保留的106万人。其余48万人受雇于PetroChina。这个数字比起BPAmoco来说还是非常大的,但是跟原来相比,是一个巨大而艰难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