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甲酯栓口服预防产后出血180例分析炱亚晶炱艳丽谢文娟(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妇产科213011)【摘要】目的观察口服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妇第3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内出血产后出血量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治疗组于胎儿肩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1mg(2枚),对照组肌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两组用药后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血压变化等。结果治疗组第3产程时间及产明后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且血压无明显增高。结论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缩宫作用强于缩宫素,能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发生,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简易、安全、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关键词】口服卡前列甲酯栓第三产程缩宫素产后出血【】R714【文献标识码】A【】2095-1752(2013)20-0036-02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同时难治性产后出血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失血性休克、DIC、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席汉综合征等[1],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岀血的主要原因,国外报道50%〜70%是由该原因引起。为寻找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简易、高效、安全的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笔者对90例产妇第三产程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增强子宫收缩。从而缩短第3产程来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安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住院足月妊娠,无前列腺素禁忌证并且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羊水过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贫血,巨大儿,流产史,第2产程时间》lh,分娩者180例,单活胎头位,凝血功能检查正常,无子宫手术史。随机分2组,每组90例,治疗组;年龄(27.0plusmn;3.5)岁,孕次(2.0plusmn;0.6>次,孕周(39.0plusmn;1.3)周对照组年龄(27.0plusmn;2.6)岁,孕次(1.8plusmn;1.3)次,孕周(39.0plusmn;1.4)周,两组年龄、孕次、孕周等均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胎儿胎肩娩出后即给产妇卡前列甲酯栓(东北制药总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00007)lmg,舌下含服;对照组:胎儿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20U。1.3检测指标①记录第3产程所需的时间。②测量产后2h内出血量,统一采用容积法+称重法。容积法:当胎儿娩出后,羊水流尽立即在产妇臀下垫入贮血器,然后将贮血器中的血液倒入量杯,准确计量;称重法是床单、卫生纸、纱布等在使用前后的重之差(克数)/1.52]。③测量给予卡前列甲酯栓前后的血压,并记录给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chi;2检验,P《0.05为差异冇显著性。2结果2.1两组产妇第3产程吋间及产出血情况比较治疗组第3产程吋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8.16,P《0.05),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6.89,P《0.05>,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chi;2=2.06,P《0.05}。表1两组产妇第3产程吋间及产后出血情况x-plusmn;s31P《0.052.2给予卡前列甲酯栓前后的血压比较治疗组60例给药前后,产妇的血压无明显变化,见表2。表2治疗组给予卡前列甲酯栓前后血压变化mmHg,x-plusmn;s31P》0.052.4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2例出现腹泻,皆为一过性,无需治疗,1例出现寒战,体温升高,4h后未处理体温降至正常。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3讨论3.1卡孕栓药理作用卡孕栓是我国80年代研制合成的前列腺素F2alpha;(PGF2alpha;)衍生物,即152甲基PGF2alpha;甲脂,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对血管、支气管、子宫、胃肠道平滑肌舒缩及胃酸分泌均有作用,还可以影响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内源性前列腺素对妊娠子宫均有收缩作用,在治疗产后出血吋,它通过增加子宫平滑肌张力,使子宫内压力增高,宫腔开放的血窦和血管迅速闭合,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临床上应用的卡孕栓其生物半衰期(T1/2)长,活性强,因而用药量小,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具有强烈而持久的刺激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可用于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顽固性产后出血。栓剂口腔黏膜给药途径方便,并II能迅速吸收并达到达有效血药浓度,给药后6〜9h主要由尿中代谢排除,少量经粪便排泄。近年来临床广泛用该药预防产后出血,其效果较为满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