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地木耳研究概况李敦海刘永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THEPASTDECADE’SRESEARCHESONNOSTOCCOMMUNEVAUCHERINCHINA2ALIDun2HaiandLIUYong2Ding关键词:念珠藻;地木耳;分类;生理生态学;营养成分;资源利用Keywords:Nostoc;NostoccommuneVauch.;Taxonomy;Ecophysiology;Nutritivecomponents;ResourceUtilization.:Q949122文献标识码:A:100023207(2003)04204082005在外形描述上一致,均认为“形似木耳”,但对色泽的描述却有蓝绿色至黑褐色带绿色3;色泽暗绿4;湿润的鲜体呈墨绿色,干燥时呈暗灰色5;黑绿晶莹1等等。原因除了各地所生长地木耳的确可能有颜色差异外,也与地木耳生长期的长短、采收后处理的方法以及因人而异的判断有关。地木耳拉丁名为NostoccommuneVauch.,可以食用和入药,我国人民对其利用广泛且历史久远。本文综合了近10年来国内文献对地木耳的研究报道,从地木耳的分类和描述、生理生态学、营养成分和资源利用与开发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今后地木耳研究的几点意见。2地木耳的分布和生理生态学1地木耳的分类地位及描述地木耳是世界广生种,主要分布在石灰石区和喀斯特岩溶地带6。在我国,地木耳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的省、市、区都有报道。许多省区是将地木耳作为野生菜蔬资源记载报道的。但是,地木耳也并非俯首皆是,遍地可拾。它的生长也需要特定的地理、地质、气候和生物条件。另外,作为可固氮的蓝藻,地木耳对其生长地区的氮循环和氮收支平衡也有重要的影响。211地木耳的生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地木耳的分布不仅与气候有关,还与海拔、地质条件以及生物条件有关。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格尔木、都兰、天峻等地均有大面积生长7。与青海毗邻的新疆,地木耳的分布也很广泛8。从垂直分布看,3000m以上的高山或亚高山草原,2000m以上的森林带,1200m以上的荒漠草原以及1000m以下的荒漠及半戈壁均有不同数量的分布,其中荒漠草原地木耳分布生长量最大。从水平分布看,西至伊犁,东至奇台、北至阿尔泰,南到巴音布鲁克等均有地木耳分布。另外,地木耳与发菜(发状念珠由于地木耳是广生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是一种可食用的蓝藻,各地对地木耳的称呼也不尽相同。在本文引用的31篇中文文献中,共罗列出地木耳的称呼有23种之多。事实上,地木耳既不是“真菌”(Fungi),也不是“米”(Rice),更不是“地衣类”(Lichen)———如有人1认为地木耳是“真菌与藻类结合的一种共生植物”,它属于原核藻类———蓝藻。它属于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念珠藻目(Nostocales),念珠藻科(Nostocaceae),念珠藻属(Nos2toc)中的NostoccommuneVauch.,是念珠藻中的群体型(Colony),藻丝由50—170个营养细胞和异形胞组成。营养细胞圆球形、桶形,6—7μm长,5—6μm宽,墨绿色或深褐色。在藻丝的中部或近中部,有一个7—8μm长,715—815μm宽的淡黄色桶形异形胞2。在地木耳的生活史中,有一个藻殖段(Hormogonium)期。藻殖段可运动,行种的传播和渡过不良时期的功能。平时所见到的为地木耳的原植体(Thallus),是由藻殖段萌发、细胞分裂,藻丝延长、缠结,形成外胶被并吸收大量水分逐渐增大后而形成的。关于外形和色泽的描述,收稿日期:2002209208;修订日期:2003202204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资助(220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0070154)作者简介:李敦海(1971—),河南新县人;博士;从事藻类生物学研究综述---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4期李敦海等:近十年中国地木耳研究概况409藻,N.flagelliformeVauch.)在分布上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在甘肃省的发菜产区,发菜与地木耳常混生,数量上泡材料与酶提取液的方式在番茄的营养生长期和花期施加,均有增肥效应14。地表施加效果最好,且营养生长期施加的作用大于花蕾期。只要使地木耳保持活力,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便可进行固氮作用,它可以持续地进行生物固氮,且具有累加效应。长9。在山西由南到北,从海拔200—1100m都有分布,多数分布在450—900m之间,在海拔600—800m之间地木耳生物量最大10。地木耳分布区的植被为夏绿旱生矮草草本群落和中生草本群落。植被灌木稀少而低,盖度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