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谈中国问题与西方经验[内容提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关于学术规范和学术腐败的讨论,评介西方(主要是美国)学术规范实施和学术批评的技术问题。本文指出,加强学术规范目前最迫切的是要编辑一本中国学术界通用学术手册,同时讨论了学术论著的注释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西方通行的标准,还比较了中西方在学术刊物的操作上的不同之处。作者希望这些评价对中国同行有所启发。AimingatthediscussionofacademicstandardandplagiarisminChina,thisintroducessomeconventionalpracticesofacademicwritingsintheUnitedStates.TheauthorpointsoutthatoneofthemosturgentmeasuresChinesescholarsshouldmakeistocompileamanualforacademiccommunitylikeTheChicagoManual.TheexplainsthegeneralpracticesofencouragingcreativestudiesandacademiccriticismintheWest.111eauthorwishestheinformationtobehelpfulforhisChinesecolleagues.编辑中国学术界的“《芝加哥手册》”关于学术规范和学术腐败的讨论已持续颇有一段时间了,对中国学术研究的规范化不无促进,但从学者们最近所发表的有关文章看,显然人们仍被这一问题所困扰。我在海外虽没有直接参与讨论,但对这问题也十分关注。每当我回国时,总有学术杂志的编辑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学者朋友们痛心疾首地谈到对目前学术界不守规范和腐败现象,并且对美国学术界的学术规范的实施很有兴趣,希望有关信息对他们有所借鉴。基于对中国学术界的深切关注,我把所了解的美国学术界情况并针对中国学术界一些问题的思考写出来,或许对国内学术界的朋友们有所帮助。西方的学术发展是由一整套制度来保证的,实际上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单独存在。这种体制大概包括:公认的学术准则和规范,完善的学术批评风气,严格的学术训练,公正的招聘制度,以及透明的晋升程序等等。讲到西方学术规范,难免有人对此大不了然,问为何要以西方为标准?为何要为西方的"话语霸权"张目?这里首先申明,不问国情的照搬西方是既难以成功亦无此必要。但由于近代学术研究方法是从西方发展而来,西方的学术体制、规范和具体的技术实施,至少可为国内学者提供一些可资比较的信息。中国学者对学术腐败的原因进行过深入探讨,如指出官本位取向、功利和学术体制的弊病等等,但我认为没有一个明确的学术规范也是其原因之一。因为当我们在强调学术规范时,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是我们的规范。而在西方,这些规范却有案可查,这个"案"即是学术写作手册。如果有人问我,加强学术规范目前最迫切、最需要、而且最容易做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将是:编辑一本中国学术界通用的象美国那样的"《芝加哥手册》"。我发现,国内对学术规范的呼吁大多强调一种学术道德,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中国目前尚未制定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一种技术性标准,往往使那些即使力图严守学术规范的学者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这犹如一个社会只强调伦理道德,却不制定维护这种秩序的法律,这种社会难免陷于混乱状态。形成一个严守规范的学术风气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制定一种标准去约束和防止不守规范的行为却相对容易得多。在美国,用英语写作的学者对《芝加哥手册一一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TheChicagoManualofStyle:TheEssentialGuideforWriters,EditorsPublishers)都很熟悉,它成为各出版社和学术杂志对稿件要求最常用的标准。该书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一批资深编辑撰写,1906年初版后,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补充修订,迄今已出第14版,篇幅也扩充至900余页。这个手册囊括了几乎学术写作和编辑所涉及各个细节。该书分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对手稿的一般要求,如手稿的章节划分、文字处理以及版权许可等等;第二部分为体例(style),是本书最重要之部分,详细例举了标点使用、词的拼写、人名地名以及专有名词、数字、外文、引文、图片及文字说明、图表、计算、缩写、注释、征引书目以及索引等等;第三部分基本是针对出版社而言的,诸如版面设计、字体、印刷和装帧等等。以本书为基础,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还发行有一系列手册,如为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所编写的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撰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