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苏州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2一、引言(3(一研究背景(3(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4二、苏州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5(一概述(5(二产业集群的区位熵系数分析(5(三产业集群的特色分析(71、丝绸纺织产业集群(82、服装产业集群(93、电子信息产业集群(94、光电缆产业集群(11三、集聚的原因分析和存在的问题(12(一集聚的原因(12(二存在的问题(13四、发展对策(14参考文献(16苏州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其发展研究---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70404103戴敏摘要:苏州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县域产业集群的迅速形成和发展。县域集群经济在苏州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对苏州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和地区竞争力的提升不断增加。研究苏州县域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苏“”州所辖五个县市的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探讨苏州县域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产业集群,现状分析,对策Abstract:OneimportantfactorofthequickeconomicdevelopmentinSuzhouistherapid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countyindustrialclusters.CountyclusterseconomyinSuzhouhascertainscaleandisunique,anditplaysamoreandmoreimportantpartinSuzhoueconomicdevelopmentandtheimprovementofregionalcompetitiveness.ItwouldbegreatsignificancetostudythepresentsituationofcountyindustrialclustersinSuzhou,toanalysisthe“clusterseffect”inindustrialdevelopmentinfivecounties,andtoexplorethefurtherimprovementofcountyindustrialclusters.Keywords:industrialclustersstatusanalysiscountermeasure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与此同时,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地区竞争力的提升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9世纪末提出“”的产业区理论③。他把专业化产业集聚的特定区域称作产业区,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由历史和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其中集中了大量相关的中小企业,产业区内的生产活动不是自给自足的,而是企业劳动分工的不断细化和积极的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合。但由于其缺乏一定的数理实证依据,在长时间内未得到重视。---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波特(1990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这个概念,并把它上升到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历数集群对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的重大影响。波特分析产业集群在培育地方竞争优势的作用时,提出了钻石模型①。钻石模型认为形成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来自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相互作用;二是需求条件;三是相关与支撑性产业;四是企业战略与竞争的失控背景。上述四个因素相互作用,每一个因素发挥的作用要看其他因素的表现,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会限制整个产业进步与升级的潜力。在上述四个因素之外,政府和机会也会影响竞争优势。波特的集群理论还探讨了区位选择、就地参与、集群升级和集体协作对提高集群竞争力的作用,回顾了传统产业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设计思路,给集群的研究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也带动了全球的集群研究的新高潮,为政府实施集群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是国内最早关注产业集群研究的专家之一,她的专著《创新的空间:产业集群和区域发展》②,从产业区位的角度详细研究了产业集群现象,介绍了新产业区理论并对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描述了众多国内外产业集群的案例,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走多样化、具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的政策。王缉慈教授主要是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综述相关理论并结合区域发展来研究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问题的,她的着眼点是新产业区理论。另外她也指出产业集群理论由于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强调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的作用,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区域发展理论。一些研究者提出县域经济以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资源集中,具有县域特色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