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临床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小儿营养不良临床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杨立琼乐山市市中区护幼保健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70例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营养不良的原因和对策。结果母乳喂养、所患疾病、先天疾病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经针对性治疗,所有患儿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加强教育、合理哺喂、抗感染治疗、纠正电解质平衡等是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主要措施。[关键字]小儿;营养不良;发病原因;防治措施[]R723[文献标识码]A[]1672-5654(2013)03(b)・0022-02营养不良通常指的是蛋白质和能量的营养摄入不足,是由于缺乏蛋白质和能量等常量营养素而导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1]。营养不良临床主要表现为身体消瘦、体质减轻、有水肿或浮月中,严重时还会导致脏器功能紊乱[2],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小儿营养不良的情况在发展中国家的偏远山村比较常见,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一大诱因,是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人们幸福指数的一种威胁。该文主要针对470例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和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丄一般资料本组硏究所涉及的硏究对象是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70例营养不良患儿,其中男孩252例z女孩218例;最大患儿年龄8.5岁,最小患儿年龄3个月,平均年龄(4.32±3.15)岁,其中3个月~5岁之间182例,5~9岁之间88例;城镇患儿208例,农村患儿62例;营养不良I度256例,I[度158例,HI度16例。1.2硏究方法对470例营养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向所有患儿家长征询患儿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分析患儿并发营养不良的原因,总结防治小儿营养不良的方法。1.3统计学分析本组硏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2结果经研究分析470例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主要表现为哺喂、所患疾病和先天疾病。470例患儿中有38例为完全母乳喂养,占总人数的8.09%,314例人工喂养患儿,占总人数的66.81%,118例混合喂养患儿,占25.10%,362例哺喂不足患儿,占77.02%,178例添加辅食不及时患儿,占37.87%,184例主食与辅食营养搭配不合理患儿,占39.15%;消化道感染患儿190例,占总患儿人数的40.43%,呼吸道感染患儿104例,占22.13%z败血症患儿28例,占5.96%,肝炎36例,占7.66%z麻疹12例,占2.55%;患有先天性唇裂患儿46例z先天性腭裂患儿8例。其中有部分患儿的病因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除此之外,有52例早产患儿,占19.57%。研究期间,针对每一位患儿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I缶床治疗,患儿的症状均取得明显的好转,治疗过程中无死亡案例出现。3讨论3.1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小儿营养不良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哺喂不足z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对小儿的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部分患儿虽然接受母乳哺喂,但是由于没有及时进行辅食的添加或者只添加诸如稀饭、面糊等只含有淀粉的谷类辅食,缺少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使之不能够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正常需要,也会造成小儿营养摄入失衡,导致营养不良。急性和慢性感染也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的一项主要原因[3],尤其是慢性腹泻等相关病症,这类病症的发生会较大程度的减少小儿的食欲,减少小儿正常的食物摄入量,也就减少了小儿在食物中获取营养的机会。与此同时,感染性病症会对小儿的正常消化和吸收产生一定的障碍,致使小儿发生营养不良,然而营养不良又可能会加重或激发感染,二者之间因果交错,形成恶性循环,会对小儿的身体营养状况造成严重威胁。此外,患有先天性唇裂和腭裂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具有一定的进食障碍,也是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的一项主要原因。3.2小儿营养不良的预防预防小儿营养不良首先要加强对小儿营养的相关健康教育[4],对小儿家长、孕妇等宣传小儿营养知识,教育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科学正确的哺乳知识,抓好营养不良的预防工作,提高小儿家长和准家长们的营养意识。此外,合理的哺喂是保证小儿营养充足的重要环节,母乳喂养对于小儿的营养摄入具有重要意义,母乳中含有优质的糖、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最适合小儿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