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与优化分析_陈浩收稿日期:2006-08-17;修订日期:2007-06-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71059)、安徽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计划(2007JQW118)资助。作者简介:陈浩(1974-),男,安徽霍邱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E-mai:lchenhao0508@163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与优化分析陈浩1,2,陆林1,章锦河1,郑嬗婷3(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安徽,芜湖241010;2.安徽农业大学旅游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36;3.合肥学院旅游系,安徽,合肥230022)摘要:以往对于城市旅游的研究多是将城市作为客源地和旅游通道,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较少,多侧重城市旅游形象及旅游开发与规划等方面,涉足城市群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则更少。中国已经或正在形成一批具有雏形的城市群,因此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中国发展较早且较为成熟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珠三角区域形态以及区域空间连接度、通达度进行了度量,分析了城市群旅游发展的空间等级结构和旅游流的空间组织,构建了城市群旅游目的地空间模型,得出珠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珠江---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三角洲区域旅游发展与香港、澳门密不可分,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加强与香港和澳门的合作。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使得加强更大区域旅游合作显得更加必要。随着港澳深珠跨海大桥的修建,珠三角区域旅游空间格局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关键词:旅游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珠江三角洲:F293.1文献标识码:A:1010-0690(2022)01-0131-06本世纪全球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竞争时代,城市群成为竞争的基本单位。中国目前除了公认的具有都市圈雏形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环渤海三大都市圈以外,还有东三角(沈阳-大连)、西三角(重庆-成都)等。旅游产业作为经济产业的后起之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同样需要依托城市群旅游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0位于广东省南部,面临南海,毗临港澳,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肇庆等城市,土地面积为4.17万km2。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省对外交往的频繁地区,也是广东省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在广东省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到2006年,该区的旅游收入已占全省的83.06%,旅游外汇收入则占96.60%。在2006年广东省接待的过夜旅游者中,有70%以上在珠三角。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珠三角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整个广东省的旅游业发展水平。珠三角是中国发展较早且较成熟的城市群,因此,珠三角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对于其他城市群具有启示作用。1珠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分析1.1相关研究回顾以往对于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旅游目的地---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空间构成要素、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变、目的地空间结构的优化等方面,研究的区域多为单节点旅游目的地,多节点旅游目的地的研究包括:Dredge(11019)提出了三种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即单节点目的地、多节点目的地、链状节点目的地[1];Gunn(11018)提出了目的地地带的概念,指出目的地地带由吸引物组团、服务社区、中转通道和区内连接通道等几部分组成,对于更大范围的区域旅游空间系统,Gunn认为由社区吸引物综合体、客源地到目的地的交通、区内交通、非吸引物腹地、交通入口、区域边界等组成[2]。明确提出对大尺度城市群旅游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旅游目的地研究其空间结构及优化途径。珠三角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将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第28卷第1期2022年02月地理科学SCIENTIAGEOGRAPHICASINICAVol.28No.1Feb.,2022收稿日期:2006-08-17;修订日期:2007-06-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71059)、安徽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计划(2007JQW118)资助。作者简介:陈浩(1974-),男,安徽霍邱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E-mai:lchenhao0508@163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与优化分析陈浩1,2,陆林1,章锦河1,郑嬗婷3(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安徽,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