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联合血气分析对肺栓塞诊断与危险分层的探讨[摘要]日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l)联合血气分析对急性肺栓塞(AAPE)诊断与危险分层。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2年7月一2014年7月收治的91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根据cTnI水平及血气分析阳性结果分为3组,A组(18例),13组(40例),C组(33例),分析各组cTnI和血气分析阳性结果与APE患者诊断与危险分层关系。结果C组D-Dimer阳性率、右心室扩人等项目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Pa02、PaC02指标均低于A、B组,且P(A-a)02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阳性与阴性者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X0.05);C组大面积APE发生率45.45%,显著高于A、B组11.11%、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T联合血气分析对肺栓塞的诊断与危险分层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肺栓塞的预后指标,ScT-nT水平越高,血气水平越低,表明心肌受损程度则越严重,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越大,故患者预后差,应及时予以积极的治疗。[关键字]肌钙蛋白;血气分析;肺栓塞;诊断;危险分层[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1(a)-0037-03肺栓塞(APE)是因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而引起的以肺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临床发病率、误诊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国内材料报告显示误诊率为80%左右,美国在67%〜73%,国外报道未经正确治疗的肺栓塞住院病死率高达30%,但予以及时诊断及积极治疗治疗后,肺栓塞的病死率直接降至2%〜10%,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并分析出其危险层,对降低肺栓塞病死率具有重要价值[2]。该研究针对已选定的2012年7月一2014年7月收治的91例APE患者的临床数据,探讨了肌钙蛋白I(cTnT)联合血气分析对APE诊断与危险分层及预后的意义,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91例肺栓塞(APE)患者,符合相关分会制定的卩E栓塞症诊疗指南中关于APE的诊断标准;根据英cTnl水平及血气分析阳性结果分为3组,cTnlO.05)o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病情均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确诊为急性肺栓塞;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缺血性、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等各类心脏病及肺功能不全者。1.3方法91例APE患者入院后均行cTnI、血浆D-Dimer、血气分析等检查,并于其住院期间详细记录患者临症、并发症和预后情况。按照相关诊治指南把所有患者分为以下几类: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休克,血压15min为大面积APE;右心功能不全且与大面积的条件不符则为次大面积APE;与大面积和次面积均不符则为小面积APE[3]0右室扩大(右室舒张末直径>30mm);采用连续多普勒相关计算法对肺动脉收缩压予以测算。使用美国相关化学免疫系统测定cTnIo肺栓塞动脉血气评定标准为:P(A-a)02>20mmHg,卩aC02<35mmHg,卩a02<80mmHg;D-Dimer的检测则选取比浊免疫法予以测定,且将$500ug/L、0-500ug/L设置为D-Dimer为阳性的参考范围[4]。1・4观察指标观察3组血气水平,其中包括有Pel02、PaC02及P(A-a)02,比较3组相关观察指标:D-Dimer阳性率、右心室扩人、肺动脉高压、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1.5统计方法该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0统计软件予以分析处理,且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组内或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3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对比9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A组18(19.78%)例,B组40(43.96%)例,C组33(36.26%)例,其中C组患者D-Dimer阳性率、右心室扩大等指标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三组相关观察指标对比[n(%)]注:与A组比较,*P<0.05,AP<0.05o2.23组患者血气水平对比C组患者的Pa02、PaC02指标均比A、B组低,且P(A-a)02比A、B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表2三组血气水平对比(x±s,mmHg)注:与A组比较,*P<0.05,AP<0.05o2.3cTnl阳性、阴性者临床症状对比cTnI阳性64例、阴性27例,其cTnI阳性患者咯血、胸痛及晕厥发生率与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卩>0.05),cTnI阳性患者呼吸困难发生率比阴性患者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