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二十年来我国福克纳争辩综述高奋,崔新燕(浙江大学英语系,浙江杭州310058)摘要从译介出版、总体争辩、作品研究三个方面全面回忆我国学术界近二十年来的福克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无论在成果数量还是争辩力度上,福克纳争辩都不愧为国内英美文学研究中的显学之一。我们已经翻译出版了福克纳主要的作品;我们从文化、宗教、神话、语言、创作技巧等多个方面对福克纳的思想和作品进展了深入的争辩和解读。然而,与国外福克纳争辩相比,我们在今后的争辩中应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1)进一步拓宽争辩视野和范围;(2)确立批判的主体意识;(3)加强对国外争辩成果的翻译和引进。关键词福克纳争辩;综述;问题I106.4文献标志码A1008-942X(2004)04-0144-07近二十年来,随着现代化建立进程的加快和对外文化沟通与合作的深入,中国学术界对外国文学争辩的重视与关注也持续升温,福克纳争辩成为英美文学争辩园地中关注度、集中度最高的显学之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在三个维度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1)福克纳的作品及其争辩作品的译介出版日趋全面;(2)福克纳创作思想与生平争辩的视野更加开阔;(3)福克纳作品争辩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向。然而,全面而客观地打量和反思近二十年来福克纳争辩的得失,我们觉察其中也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与其国际显学!的应有水准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以下分三个方面加以评述。一、福克纳作品及其争辩著作的译介出版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对美国文化及美国文学艺术的翻译引进与争辩利用,波澜起伏,绵延不绝,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未曾有过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像福克纳这样具有历史定评和丰厚底蕴的作家自然成为中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对象。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月,我国学者赵家璧、凌昌言等已经开头介绍福克纳,但对其作品的系统翻译和争辩那么主要是从20世纪70年月后期开展起来的。自20世纪80年月初到现在,我国已经出版的福克纳主要作品的中译本有:∀喧哗与骚动#(李文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选#(斯通贝克选,世界文学编辑部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我弥留之际#(李文俊译,漓江出版社,1990;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熊#(李文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福克纳作品精粹#(陶洁译,河北训练出版社,1990)、∀去吧,摩西#(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圣殿#(陶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八月之光#(蓝仁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掠夺者#(王颖、杨菁译,上收稿日期2003-09-25本刊网址在线杂志://journals.zju.edu/soc---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第34卷第4期2004年7月Vol.34,No.4Jul.2004作者简介1.高奋(1964-),女,浙江宁海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主要从事英美现代主义文学和西方文论研究;2.崔新燕(1979-),女,山东淄博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争辩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争辩。---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第4期高奋,崔新燕:二十年来我国福克纳争辩综述145海译文出版社,1999)、∀押沙龙!押沙龙!#(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坟墓的闯入者#(陶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村子#(张月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福克纳短篇小说集#(陶洁编,译林出版社,2001)。与福克纳作品名目相比照,可以说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福克纳的二十部长篇小说、八十多部短篇小说中最主要的一半作品已经译成中文。在以翻译出版为手段向国内读者与学人普及!福克纳作品的同时,国内图书报刊等媒体也做了很多国际福克纳争辩成果的介绍引进工作,以广学界视野,以增学术利器。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文俊先生选编的∀福克纳评论集#,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向国内读者介绍了这位在美国被评论、争辩得最多的作家[1]。该评论集收入了美国有名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罗伯特潘沃伦等撰写的关于福克纳创作争辩的重要论文,也收入了对福克纳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性论文,介绍福克纳评论状况的论文以及福克纳本人谈生活、艺术和创作的第一手资料。毫无疑问,该论文集为外国文学争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