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新领域_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_序2022年11月第29卷第6期外语教学ForeignLanguageEducationNov.2022Vol.29No.6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序杨自俭(中国海洋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对比语言学中TC是个多层次的开放系统,随着对语言认识的深入,我们已把认知心理和语言机制作为TC的两个子系统增列其中。陈家旭的博士论文开拓了一个新的英汉对比研究领域一一隐喻认知对比研究,并在理论阐释、研究方法的规范和语料汇集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隐喻认知应作为一个新的复杂的子系统列入TC。关键词:对比语言学;TC;认知心理;语言机制;隐喻认知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1025544(2022)0620224204Abstract:TCisanopenandmulti2levelsysteminContrastiveLinguistics.Astwonewsub2systems,cognitivepsychologyandlanguagedevicehavebeenlistedinTCwithmoreprofoundunderstandingoflanguages.ChenJia2xu’sdoctoraldissertationhasmadeastartofcontrastivestudyofmetaphoralcognitioninEnglishandChinese,andhasmadeheadwaysininterpretingtheo2ries,standardizingresearchmethodsandcollectinglanguagedata.Themetaphoralcognition,asanewcomplexsub2system,shouldbelistedintoTC.Keywords:ContrastiveLinguistics;TertiumComparations;cognitivepsychology;languagedevice;metaphoralcognition对比语言学理论中有个很重要的范畴,外文叫Ter2tiumComparations(源于拉丁文,简称TC),OxfordEnglishDictionary给的定义是“Thefactorwhichlinksoristhecommongroundbetweentwoelementsincomparison.”所以TC汉语一般译成“中间对比项”或“第三对比项”。11014年波兰的TomaszP.Krzeszowski(11014:3012313)写专文论述了这个范畴,把它分化为7个子范畴:统计对等(statisticalequivalence)、翻译对等(translationequiva2lence)、系统对等(systemequivalence)、句法语义对等(semanto2syntacticequivalence)、规则对等(rulesequiva2lence)、语用或功能对等(pragmaticorfunctionalequiva2lence)、实体对等substantialequivalence)。许余龙(11012:40253)在《对比语言学概论》中改造了Krzeszows2ki的TC系统,创建了一个更全面、逻辑性更强的TC系统:这个系统分语外与语内两部分,语内包括TC1物质实体(语音、文字、语义等)、TC2语言环境(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域、文体、风格)、TC3交际情景(语境等);语内包括形式与功能两部分,形式部分包括TC4语言系统(语音、词汇、语法三大系统及其分支系统)、TC5语言结构(语言元素或单位的横向组合关系)、TC6语言规则(各系统结构规则);功能部分包括TC7语法功能(语法范畴)、TC8篇章功能(主述位与信息结构;粘连与连贯)、TC9功能负荷量(语言单位使用频率)。许余龙的TC系统不包括翻译对等,因为他认为严格的翻译对等必须是TC1—TC9都对等,所以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对等。11019年我给硕士生讲对比语言学,依据TC的本义我明确告诉学生它是个开放的系统,可向纵横两个方向开拓,因为人对事物包括语言的认识是向这两个方向发展的,随着人类对语言认识的深化,语言对比研究可选择的项目也必然是发展的。依照这种认识,我补充了“认知心理”(cognitivepsychology)与“语言机制”(lan2guagedevice)两个项目。当时把“认知心理”作为TC系统中的一个项目,主要基于这样的认识:认知心理是指人对客体的认识过程,包括理解、学习、推理、抽象、创造等内容。这些过程都会投射到语言上,从而产生可接受的有效表达形式。不同民族在认知心理上一定会有相同的地方,也一定会有不同的地方,这些异同投射到语言上,就会产生语言表达上的异同,但是它们之间不是对应关系。这种认知心理来自主体对客体的感知与认识,应属于语言外的,但其结果又是语言内的,因为只有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作为检验与分析的依据。所以这种对比研究可以是从语言的异同追溯到认知异同的过程,当然也可以是反方向的对比研究过程。“语言机制”这一项当时主要借用了伍铁平(11013:47367)主编的《普通语言学概要》中所列的7个子项:预设(presupposi2tion)、排除(elimination)、补偿(compensation)、多余(su2perfluousness)、类推(analogy)、对称(symmetry)、经济(e2conomy)。那几年我只是在讲课中列举了一些汉语和英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