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国内研究综述_李旭第25卷第3期2022年6月中国医学教育技术CHINAMEDICALEDUCATIONTECHNOLOGYVo.l25No.3Jun.2022收稿日期:20221108作者简介:李旭(11017),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国内研究综述李旭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安710162摘要:伴随着人们对网络学习效果的争议,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作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内在因素之一,相关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为网络教与学的研究者所关注。该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学者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年限三个维度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了我国学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关注的问题,以及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我国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设想,以更好地促进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从而提高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质量。关键词:网络环境;自我效能感;问题;展望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145287(2022)03024504Reviewoftheresearchonnetworklearners'selfefficacyinChinaLiXu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62,ChinaAbstract:Withpeople'debatesovertheeffectofnetworkbasedlearning,relatedresearchonlearners'selfefficacyasoneoftheinternalfactorsthataffectonlineteachingandlearninghasattractedmoreandmoreattentionofresearchersonnetworkbasedteachingandlearning.ThispaperusescontentanalysismethodtosumupandanalyzeChinesescholars'researchonlearner'selfefficacyinthenetworkenvironmentregardingresearchconten,tresearchmethodologyandresearchduration.Onthisbasis,itfurtherproposestheprospectofresearchonnetworklearners'selfefficacysoastopromoterelatedresearchandimprovethequalityofnetworkbasedteachingandlearning.Keywords:networkenvironmen;tselfefficacy;problem;prospect随着上世纪90年代网络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我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到将网络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从而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由此,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质量成为人们争议的热点话题。在分析影响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学习者内在因素对网络教学的影响,而网络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成为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于是,人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提出在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教与学过程中,必需注重通过各种方法提高网络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国内学者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对网络环境下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地方。但在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是必要的,这对后续工作的进行也是至关重要的。1研究过程及方法1.1问题的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最早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是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12]。由此可见,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具有特定指向性的有机体内部因素,应具体到对某一特定领域、特定任务的研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证实了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对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效果有影响[34]。但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