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校报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摘要:作为院校宣传的重要阵地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职业院校校报在思政工作领域和本科院校一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其发展面临着较大困难,职业院校校报人耍积极应对,以适应新时期构建和谐校园的要求,更好地发挥校报的舆论引导、桥梁纽带、思政教育、文化传播、监督反馈功能。Abstract:Asanmajorwindowfortheimportantpositionandforeignexchangesofcollegepublicity,VocationalSchoolNewspaper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thefield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anditsdevelopmentisfacedwithbiggerdifficulties,theVocationalSchoolNewspaperpeopleshouldactivelyrespondtotheschooltofittherequirementsofthenewharmoniouscampus,andtobetterguidepublicopiniontoplayanewspaper,bridgetolink,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culturaldiffusion,supervisionandfeedbackfunction.关键词:职业院校校报;发展现状;构建和谐校园;改进对策Keywords:VocationalSchoolNewspaper;developmentstatus;bu订dingaharmoniouscampus;countermeasures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76-021职业院校校报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对院校来说,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任务就是耍构建和谐校园,努力营造以校园为载体,全面、自由、均衡、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建立内和外顺协调互通的素质教育模式;实现学生、教师、学校有序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整体态势。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之一,职业院校校报要认清角色,任重道远。和谐校园是以思想和谐、人心稳定为前提的,职业院校校报是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传播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思想情感和舆论环境和谐、保证校园整体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校报必须担当起引导、沟通和鼓动角色,积极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的党中央精神,促进广大师生学习领会;帮助协调好院校领导、中层干部、基层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交叉的关系,在师生中搭建起交流与沟通的平台;积极反映构建和谐校园的方向、学院具体措施和成果,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活跃校园氛围。2职业院校校报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2.1职业院校校报创刊较晚,缺乏办刊经验,发展较为缓慢职业院校校报一般创刊较晚,查阅职业院校校报的发行期数就可发现办刊时间均比较短,长的不过十几年,短的则刚刚起步,有的甚至还在试刊中,连正式的省级刊号都没有,职业院校校报创刊与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各职业院校的升格有着潜在的联系从中专升格到大专后,院校纷纷办起了学报、校报,来活跃学术氛围,半富校园文化生活。新生的职业学院校报相比起拥有几十年办刊经验的本科院校校报显得十分稚嫩。当然也不乏有较长办刊史的老职校,但一般在某一时期有过中断,没有持续办报,断代造成了这类职业院校校报办报经验的缺失。没有前者手把手、老带新的教授;缺失了应传承的办报经验;未能形成职业学院校报独特的风格等因素必然使得职业学院校报的发展速度缓慢。2.2职业学院校报一般无专职编辑人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在人员配置上,职业院校校报一般不设专职编辑,多由党办、院办、宣传部等行政机关相关人员兼任。身兼二职或身兼数职的编辑人员,疲于应付各种会议、开展各项行政工作,个人精力和注意力相对分散,限制了他们对校报工作的投入,不能专心研究改进新闻撰写方式、改革校报版式、创新栏目和设计思路,月复一月地重复前期的模式,没有新的突破和发展。[1]管理制度不完善表现在组织和编审制度不健全上,通讯员和学生记者的考核制度不能落实。不少职业院校一个编辑要负责从策划、选题、采写、组稿、编稿、组版、校对、付印发行、发放稿费、分送报纸等全部工作,工作主观性过强、随意性较大、容易导致主观主义,也易造成编辑人员积极性下降,单纯性错误频发,致使编辑工作者心理压力大,产生审美疲劳,缺乏创意,最终影响校报质量。2.3职业院校校报交流范围较窄,缺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