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IT前有效治疗约物不多。循证医学证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治疗和二级预防的有效药物之一,由于吕梁地区处于较贫困落后地区,医牛和患者及家属对其认识训不普及,其规范化应用程度不够,临床研究较少。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丁•我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在当地开展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做准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山西省汾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3例,38〜90岁,男:女二1.5:1,就诊时间为发病7d以内,所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纳入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1证实。1.2方法通过检查手工文本和计算机系统,收集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是否伴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心脏病等危险因素、院外服药情况、脑梗死的TOAST分型、就诊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NIHSS评分、住院期间和岀院后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情况等项内容。目前,缺血性脑卒中中治疗使用指南推荐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我们将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示规范应用抗血小板药物为规范治疗纟fl,否则为不规范治疗纟fl,并评价两纟fl的治疗效果。1.3评价标准根据指南[1],对于不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该及早使用阿司匹林;溶栓治疗的患者,在溶栓治疗24h后便用阿司匹林;对于非心源性栓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首选阿司匹林,対其过敏者使用氯毗格雷。対于伴有房颤的心源性脑卒中,中外指南[2]均建议长期口服抗凝剂,有禁忌证的,建议使用阿司匹林。因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和二级预防中未使用抗血小板集聚药物认为治疗不规范;其中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剂认为治疗不规范。评价标准:①近期治疗效果用NIHSS差值(患者就诊吋NIHSS评分-患者出院吋NIHSS评分)表示。②远期治疗效果观察患者的复发率,P<0.05时认为差异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治疗情况453例患者规范治疗组410例(90.5%),其中387例(85.4%)单用阿司匹林,12例(2.6%)单用氯毗格雷,10例(2.2%)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不规范组43例(9.5%),其中16例(3.5%)意识障碍,9例(2.0%)意识清楚但有延髓性麻痹,4例(0.9%)为心源性栓塞行抗凝治疗,5例(1.1%)患者既往有胃溃疡病史,平素有烧心、返酸现象,6例(1.3%)患者年龄大,80岁以上,体质差。2.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带药情况出院时带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386例(85.2%)应用阿司匹林336例(74.2%),应用氯毗格雷16例(3.5%),5例(1.1%)联合阿司匹林和氯毗格雷;出院时未带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67例(14.8%),患者出院时意识障碍6例(1.3%),延髓麻痹4例(0.9%),心源性脑栓塞3例(0.7%)进行抗凝治疗。2.3规范治疗组与不规范治疗组比较缺血性脑卒中453例急性期规范治疗组410例(90.5%),不规范治疗组43例(9.5%);出院后规范治疗386例(85.2%),不规范治疗组67例(14.8%)o急性期患者规范治疗组高于不规范组,规范组神经功能缺失恢复优于不规范组,NIHSS评分差值两组分别为(3.33±2.32)和(2.63±2.12)(P<0.05)。出院后不规范治疗组增加,规范治疗组较急性期下降,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0.17%和25.4%(P<0.05)。3讨论---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多因索疾病,在多学科进行治疗研究的同时,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重视,大最的研究证实了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在缺血性脑卒中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疗效好,患者致残率低。相反,未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预示差,分析原因一方而可能由于患者病情重(意识障碍、延髓麻痹)不能进食而未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患者未及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血栓进展,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出院后是否口服抗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