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_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_隐喻的认知研究

解读_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_隐喻的认知研究隐喻是人类生活和体验在我们头脑中的一种映射方式,并反映在我们的语言中,影响和增进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日常交流中,隐喻的使用非常频繁,“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Richards1936:101,引自束定芳2000)。可见,人类生活的表征离不开隐喻,因此对隐喻的研究,尤其是系统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一、隐喻的本质特征、特点莱考夫等人从认知角度高度概括了隐喻的本质特征就是认知性。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体现于语言,而且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隐喻无处不在,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同时又影响我们的认知;隐喻又具有系统性和相似性;隐喻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经验;隐喻又是一种映射关系,是将我们的抽象概念通过隐喻来具体化,以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一)隐喻的普遍性莱考夫和约翰逊关于隐喻认知研究的代表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题目就表明其鲜明的观点:隐喻的普遍性。开篇即表明:“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体现于语言,而且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及行动”(Lakoff&Johnson,11010)。不妨这样理解:空气、水、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隐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认知基础之一。隐喻、类比、推理都促成和扩展了我们对世界及自我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认知手段。(二)概念隐喻莱考夫和约翰逊(11010)在其代表作中如此分析: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隐喻性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概念系统具有隐喻性。它构筑我们对世界、自身及相互关系的理解,所以隐喻实质上是依据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对概念的理解和体验往往借助于隐喻,并体现在语言中。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下面的例子:(1)yourclaimsareindefensible.(2)youdisagree?Okay,shoot!(3)I'veneverwonanargumentwithhim.(4)Idemolishedhisargument.-Lakoff&Johnson11010上述例子其实隐含了一个概念隐喻:争辩是场战争(AR-GUMENTISWAR),因此才出现:难防御的(难辩解的,inde-fensible)、射击(辩驳,shoot)、战胜(获胜,won)、摧毁(驳倒,de-molished)等与战争有关的词语。虽然,我们知道争辩其实不是真正意义的战争,但是我们用战争这个人人熟悉的事物去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因为我们看到了相似性,在认知“争辩”这个概念时,“战争”的特点被映射过来,使我们更为形象地理解了“争辩”的特性,并且扩展了我们对“争辩”的意义解读。例如,即使与我们争辩的人是自己熟悉的人,争辩时却被视为对手,如同战争中的敌人。所以“战争”的敌我双方特性被映射到“争辩”概念中,使我们了解了“争辩”的特点其实也是敌我关系,也存在胜败,过程也如同战争。总之,隐喻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将抽象思维和概念具体化的手段。(三)隐喻的相似性莱考夫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11010):隐喻遵循相似性原则。我们的体验和活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它构建了人类的认知体系。这种相似性并不依赖本体和喻体的客观物理特性,而是来源于人们的感知,隐喻把两种不同的事物相关联,是因为我们认知二事物时产生了相似联想,使得我们能解释、评价、表达我们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所以这种相似性其实是认知的结果。如:(5)TIMEISMONEY.(6)HAPPYISUP.(7)IDEASAREFOOD.(Lakoff&Johnson,11010)在例(5)中,timeismoney并非是对time的真实描写,因为时间和金钱是不同的事物,属不同的范畴,但是,在此我们感知到了其相似性,或者说创造了其相似性,因为我们看到了时间的价值,如同金钱可反映价值一样。例6)也是如此,感知创造了两者的相似性,而且感知也是以体验为基础的,通常我们高兴时会笑,笑时嘴角会微微翘起,所以笑脸代表高兴,嘴角向下喻示痛苦。这种相似性反映到语言层面,就形成了隐喻,因此我们说:HAPPYISUP,SADISLOW。例7)将ideas与food相关联,我们感知二者的象似性在于都可以被吞咽、消化、吸收,给我们提供营养。“隐喻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第六感知,这种感知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完形感知,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能够将表示截然不同语义概念的词放在一起而创造和理解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文秘专家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1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