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酸雨污染现状特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摘要:基于2000-2009年10年间湖南省酸雨及大气监测数据的分析,揭示了湖南省酸雨污染的现状、分布区域及10年变化趋势、污染特征,分析了未来湖南省能源结构变化对酸沉降的影响,并对湖南省未来酸雨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关键词:酸雨污染;监测数据;污染现状;污染特征;发展趋势收稿日期:2011-03-3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课题(编号:2005CB4222)资助作者简介:王安群(1962—),女,江西吉安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研究工作。:X701文献标识码:A:1674-9944(2011)05-0001-051引言湖南省位于中国南方中部,居北纬24。397〜30。38,东经108°47,〜114。15’;面积21万km2o因地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乂因境内最大河流湘江而简称“湘”[Ho我国对酸雨研究较晚,1972年开始了对---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酸雨的监测,1982年进行了酸雨普查,湖南省属于酸雨的污染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对酸雨的成因研究以及防止酸雨的对策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利用湖南省2000-2009年10年的降水常规监测数据,对酸雨污染、特征、分布及发展趋势进行比较深刻的分析和探讨。2布点、采样与数据处理酸沉降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诸如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大气环境质量等,鉴于这一点和本课题耍求,采取以代表性区域点为主,城市区域点和背景点为辅的网格布点法,同吋兼顾以下要求和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湖南省设立36个监测点[2]对酸雨进行了连续监测,自北向南分别为岳阳、常德、益阳、张家界、吉首、长沙、株洲、湘潭、邵阳、怀化、衡阳、永州、郴州、娄底。大气降水的主耍测点设立在市区,其中长沙、株洲、常德、怀化、益阳、衡阳6个城市设立了对照点。测点均按照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采样,实施逢雨必测,2000-2009年共收集了16871个降水样品,本文引用的湿沉降数据主要是SO-4浓度、NO-3浓度、pll值和酸雨降水频率;干沉降为S02和N02数据。酸雨采样分手工采样和自动采样[3]。从2004年开始长沙株洲、湘潭、岳阳、怀化、娄底和吉首7个城市配置了降水自动采样器。衡阳、邵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等地级市与有关县级市为手工釆样。监测结果处理,降水pH值的月、年均值计算采用氢离子浓度雨量加---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权法。S0-4、NO-3浓度平均值按雨量加权算术平均值计算。32000-2009年湖南省酸沉降监测情况3.12000-2009年湖南省降水pH值年均值和酸雨降水频率情况2000-2009年10年间,由表1可见,全省138个pH值年均值,pH值大于5.6的有19个,占13・77%,pHW5・6的数据为119个,占86.23%。pH值小于4.0(含4.0)的占3.62%,pHW4・5为25.36%,pH值在5.0〜5.6之间(含5.6)占15.94%010年pll值年均值均小于5.0的城市冇长沙、株洲、怀化和娄底市,占城市的28.6%,10年pH值均值均小于5.6的城市除长沙、株洲、怀化、娄底外,还有邵阳、常德、益阳、吉首共8个城市,占城市比例的64.3%o2000〜2009年全省酸性降水频繁,降水酸雨频率(平均值)排序依次为怀化(91.25%)>长沙(85.3%)>益阳(77.6%)>常德(77.3%)>株洲(75.6%)>吉首(71.9%)>娄底(68.1%)>张家界(60.7%)>衡阳(55.1%)>湘潭(52.0%)>邵阳(51.5%)>岳阳(48・9%)>郴州(16.8%)>永州(13.8%)。表12000〜2009年14城市降水pll值年均值及酸雨降水概率(%)数据3.22000-2009年湖南省降水pH值月均值和酸雨降水频率情况2000-2009年全省每月酸雨频繁。降水酸雨频率20%〜30%的占1.67%,3---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40%的占2.5%,40%〜50%的占13.33%,50%〜60%的占15.83%,60%〜70%的占18.33%,70%〜80%的占31.67%,大于80%的占16.67%,降水酸雨频率出现较为集中的区域在70%〜80%。2000〜2009年10年全省每个月的降水都为酸性降水,其中PHW4.5占42.5%,pH范围为4.5-5.0占45.0%,pH>5.0占5.0%(表2)。表22000-2009年湖南省降水pll月均值及酸雨降水频率(%)数据3.32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