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摘要:2015年12月〜2016年8月,利用样线法对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合历史资料,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160种,隶属于15冃45科99属,占湖北省鸟类种数456种的35.1%。其屮,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1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名录8种,列入CITES附录8种。关键词:鸟类资源;涨渡湖;自然保护区;武汉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4-0104-061引言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南部,毗邻长江,面积18500hm2,是武汉下游一个重要的蓄洪平原湖区。涨渡湖是典型的永久性淡水湖泊,其湿地类型属内陆淡水湖和淡水沼泽类湿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功能牛境,孕育并保持了该地区丰富的牛物多样性,是多种保护鸟类重要的繁殖地和栖息地。2004年1〜4月,武汉大学胡鸿兴调查记录涨渡湖水鸟30种,2006年5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涨渡湖鸟类调查报告,记录鸟类95种,隶属15目27科63属[1-2],这两次调查均以冬季调查为主,没有进行夏季鸟类调查,缺乏对涨渡湖鸟类多样性的系统调查。因此,2015年12月〜2016年8月,笔者对该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以期为有效保护涨渡湖鸟类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提---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供科学参考。2自然条件涨渡湖自然保护区北抵汪集镇,南邻长江,东至举水河,西界举水,海拔16.2〜18m,地理位置为东经114°38746〃〜114。46724〃,北纬30。36’12〃〜30。40’43〃。涨渡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1242.3mm,年平均降雪日7d,年均无霜期为250d,春季雨量占全年的14%〜52%,夏季占26%〜60%,秋季占6%〜35%,冬季占2%〜25%;月最高降水量为533.3mm(1999年6月),最低为0mm(1999年12月)•保护区主要是举水、倒水和长江來水。举水年平均径流量为60.5m3/s,年平均来水量19.1亿m3;倒水年均流量为25m3/s,年平均来水量7.9亿m3;长江年均流量为2300m3/s,年平均来水量7428亿m3。渡湖湿地属于我国湿地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草丛沼泽和浅水植物湿地区”屮的“长江屮、下游平原浅水植物湿地亚区”,植被划分沼泽型组和浅水植物湿地组2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57个群系。3调查方法野外调查:采用样带法调查,设置样带长3km,单侧宽25m。每天5:30~7:30和17:00-19:00,利用双筒槊远镜进行调查,记录样带范围内的鸟类种类、数量及生境、发现时间、地点、海拔及经纬度。走访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当地近年来执法收缴和收容救护的鸟类记录资料以及周边农户在野外捡到的鸟类羽毛。4结果与分析---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采取实地调查和座谈访问调查的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160种[3-7],隶属于15目45科99属,占湖北省鸟类总种数的35.1%,见表1。其中,雀形目种类最多,有67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41.9%;其次为?&形目,有28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17.5%o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1种,其中I级1种,即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II级10种(表1),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134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39种,分别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6.9%、83.8%和24.4%。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鸟类8种,占该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5.0%。其中列入附录I的鸟类1种,为东方白鹳;列入附录II的鸟类有7种,分别为鹦、黑冠鹃隼、普通?\、红脚隼、红隼、斑头休鸟?m和画眉。列入《屮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鸟类73种,列入《中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鸟类20种,分别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45.63%、12.5%。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8利占该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6.3%o其中濒危种2种,为东方白鹳和棉凫;被列为近危种6种,为小天鹅、罗纹鸭、小鸦鹃、喜鹊、画眉和麻雀。4.2区系组成东洋种43种、古北种71种、广布种46种,分别占保护区鸟类物种数的26.9%、44.4%和28.8%,古北种占优势,南北物种过渡混杂。---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