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回避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

个人信息回避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王文韬张帅李晶谢阳群〔摘要〕探究个人信息回避行为的驱动因素既能为社会深入理解个人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理论支持,也能为优化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借助NVivo11软件,分析Webof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结合风险与效用理论,对个人信息回避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梳理。研究发现,负面情绪是个人信息回避行为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认知冲突、行为成本和损失厌恶是主要驱动因素,维持乐观是次要驱动因素,信息疲劳和信息主观规范是一般驱动因素。据此得出相应启示。〔关键词〕信息回避;信息行为;质性研究;动机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8.04.004〔〕G202〔〕A〔〕1008-0821(2018)04-0029-06〔Abstract〕Exploringthemotivesofpersonalinformationavoidancecannotonlyprovidesometheoreticalsupportforthesocialdeepunderstandingofpersonalinformationavoidancebehavior,butalsoprovidesomereferenceforoptimizingthebehaviorofpersonalinformationavoidanceinInternet+environment.ByusingNVivo11software,thepaperanalyzedtherelevantliteraturesinthewebofScienceTMcorecollectiondatabase,andcombinedthetheoryofriskandutilitytostudythetraceabilityofpersonalinformationavoidancebehavior.Itfoundthatnegativeemotionswerethemostimportantfactorsofpersonalinformationavoidancebehavior.Cognitivedissonance,behaviorcostandlossaversionwerethemainmotivatingfactors.Optimismmaintenancewasthesecondarymotivefactor.Informationfatigueandinformationsubjectivenormswerethegeneralmotivationalfactor.Anditdrewthecorrespondinginspirationofpersonalinformationavoidancebehavior.〔Keywords〕informationavoidance;informationbehavior;qualitativeresearch;motivations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逐渐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数字信息成为当代情报学发展的新语境[1]。在此背景下,个人的社会活动愈加离不开信息的协同工作,但面对多种信息源和信息渠道,作为信息宿的个体却出现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回避行为。如有的用户在频繁网购后,不愿意查看个人的互联网金融账户[2];有的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主动屏蔽好友发布的信息[3]。信息回避行为一直都存在于个人的信息活动中,在大数据时代表现得更为明显。那么,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为什么会产生信息回避行为?个人信息回避行为又受到哪些关键因素的驱动?对个人信息回避行为的驱动因素研究将帮助我们分析上述问题。质性研究方法是通过深入研究目标样本以更好地了解事物的现象,尤其适合对人类的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探索研究[4]。因此,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借助NVivo11分析软件,分析Webof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结合风险与效用理論,对个人信息回避行为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既能为社会深入理解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理论支持,也能为优化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回避行为提供一定的参考。1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1相关概念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科学的兴起,人类社会拥有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协同、生存以及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所需信息成为情报学领域新兴的研究课题之一[5],通常认为信息过滤、信息规避以及信息回避分别是个人进行信息筛选的3个不同层次。信息过滤主要是个人使用计算机方法过滤或减少输入的信息量,以消除冗余的信息[6],这是个体筛选信息的第1个层次;信息规避是个人进行信息筛选的第2个层次,是指通过主观判断将无用或无效的信息进行过滤[7];信息回避是个人筛选信息的第3个层次,目的是避免获取那些有用但个体可能不愿接收的信息[8]。本文参考SweenyK等的观点,他认为个人信息回避是个人旨在防止或延迟获取可利用但可能不需要的信息的任何行为[9]。个人信息回避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个人知道回避信息是可利用的;二是个人可以自由获取该信息。1.2感知风险理论和预期效用理论感知风险理论最早是由哈佛大学的BauerRA于196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笔杆子文秘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为您提供优质文档,供您参考!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