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4例临床分析446中国厂矿医学2005年10月第18卷第5期ChineseMedicineofFactoryandMine,October2005,Vo1.18,N0.5败10例,开放性肌腱断裂治疗失败4例,均为不合并撕脱骨折的槌状指.应诊时间均是伤后或治疗后出现槌状指畸形3周以上,最长时间3个月,平均时间6周,远侧指间关节被动活动正常.1.2手术方法指根麻醉下,沿甲根两侧向远侧指间关节做1.5—2cm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游离并提起甲后皱壁,向近端作锐性分离,直至远侧指间关节近端,充分暴露伸指肌腱.肌腱断端常难以分辨,因已在延长的情况下瘢痕愈合,都显得过于松弛.手术时不必寻找肌腱断端,在远端指间关节水平Y形切开,并在关节囊外向远端锐性解剖出一层纤维瘢痕三角形瓣,达指伸肌腱止点处.陈旧性损伤的瘢痕与关节囊紧密粘连,手术时尽量不要切破背侧关节囊,一旦切破应立即修补.近端肌腱纵行切开时,不要切开骨膜以免露出中节指骨.用直径1.0mm克氏针从指端或侧方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背伸10.~15.后,调整肌腱张力,以肌腱平整对位,无重叠,无松弛,无张力为好,将肌腱用5—0无损伤缝合线缝合成V形,最后以3—0丝线缝合两侧切口.手指内固定的克氏针残端折弯留于皮外,不用外固定.术后6周拔出克氏针,行功能锻炼.2结果本组术后切口皮瓣无肿胀,坏死.术后14d拆线,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一3年,平均1.6年,甲根皮肤无萎缩变形,指甲无畸形.远侧指间关节功能评定按TAM标准”J,结果优34例,良4例.3讨论3.1造成陈旧性槌状指原因(1)损伤后患者不重视,自认为活动后能自行恢复,未进行治疗,在以后正常生活,工作中发现功能障碍而就诊,这种情况占多数;(2)开放伤口只缝合皮肤未进行肌腱缝合,待伤口拆线后发现伸指功能障碍,或肌腱缝合后外固定不牢固,或由于肌腱薄弱张力过大,造成缝合处撕脱,再次出现槌状指畸形;(3)闭合槌状指保守治疗失败.上述原因造成了陈旧性槌状指.3.2甲根皮瓣式切口的优点指背静脉走行与手指纵轴平行,”s”型切口较易损伤指背静脉,使甲根处皮肤静脉回流受限,出现甲根处皮肤肿胀,部分坏死.本术式取平行于指背静脉的两侧切口,不易损伤末节指背静脉,术后静脉回流通畅,皮肤无肿胀.甲后皱壁与甲根连接疏松,便于分离,术后利于引流,皮瓣较薄,长宽比约为1.5~2:1(最多不能超过2:1),易存活.因术中未损伤甲基质及甲床,术后不影响指甲生长.本组病例未发现有指甲畸形,甲后皱壁变形等情况.3.3伸指肌腱Y—V成形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以往将肌腱重叠缝合来缩短肌腱长度以增强肌腱的张力,但使用这种方法由于肌腱缝合处不光滑,不平整,增加了皮肤的张力及肌腱与皮肤粘连的机会;另外还有将肌腱切断后切除少许再缝合肌腱的方法,肌腱的张力不好把握,切除过少则缝合后仍松弛,切除过多难以缝合,或勉强缝合后肌腱再次撕脱.本方法肌腱Y—V成形缝合后肌腱吻合口平整,肌腱的张力易调整,肌腱与皮肤粘连轻,皮肤张力小,有利于皮肤愈合.克氏针内固定指间关节时应避免反复穿针,以减少关节面损伤.参考文献1潘达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4.收稿13期:2004—12—17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4例临床分析谭桂兴谭涛田(山东铝业公司医院山东省淄博市255069)【关键词】腹部外科学;胃排空障碍,功能性;治疗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tB文章编号:1004—7956(2005)05—0446—02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dilayedgastricemptying,FDGE)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癌根治术常见的并发症….FDGE一旦发生,常持续数周或更长时间,临床处理非常棘手.既往由于对FDGE认识不足,常导致医生错误诊断和不合适的外科处理.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治疗FDGE,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FDGE病程有着重要意义.我院自1994年3月至2004年4月共收治FDGE24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0例,女14例.年龄4J0~76岁,平均52.5岁.原发疾病:胃癌18例,乙状结肠癌4例,左半结肠癌1例,重症胰腺炎1例.术式:胃癌根治术或胃大部切除术共18例,乙状结肠切除4例,左半结肠切除1例,胰腺被膜切开减压1例,其中2例为2次手术后发生FDGE.1.2临床表现病人手术后数日停止胃肠减压,进食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