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前景分析2012-10-2709:04:45作者:gfgfgxg23423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俄罗斯面向亚太的战略桥头堡,对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普京执政后,加强了对俄罗斯各联邦区的控制,远东地区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受地缘政治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投资不足问题一直是俄罗斯远东经济的“瓶颈”。预计俄罗斯仍将利用“能源牌”平衡与亚太近邻国家的关系。俄罗斯远东地区在这个前提下以资源开发为主线,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俄联邦的支持,努力发展与中国、日本、韩国等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就成为决定经济发展前景的关键。一、俄远东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俄罗斯远东由阿穆尔州、楚科奇自治区、犹太自治州、堪察加州、科里亚克自治区、马加丹州、滨海边疆区、萨哈共和国、萨哈林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组成,占俄罗斯领土面积的36.4%,人口663.4万。作为俄罗斯面向亚太的战略桥头堡和自然资源宝库,远东地区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地缘和政治地缘意义,而且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是促进俄罗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发动机”。冷战时期,原苏联远东地区与其他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比较紧密,“远东生产的产品中75%供应国内市场,只有6%的产品出口到国外”[1](P4)。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远东的日用消费品和食品供应的传统渠道因俄罗斯经济转轨带来的混乱和运输成本高昂等原因被切断。对俄远东军工产品需求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工业生产的大幅度下降,到2000年俄远东工业产量不足1990年工业产量的44%。1990—1998年,俄远东就业率平均下降22%,高于俄罗斯就业率的下降幅度。俄远东居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也很大,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居民中有28.9%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楚科奇自治区70%的居民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受生活成本较高及失业的影响,远东地区7%的人口离开远东。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人口分别下降1.5%和3%。在20世纪90年代,俄联邦为远东居民发放的有限的津贴已经不足以应付生产费用和交通费用的上涨,对维持俄远东人口稳定的负面影响很大。俄远东的企业受到生产费用和交通费用上升的影响也很大。这样,远东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就逐渐显露出来。俄远东与俄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因运输成本偏高也出现弱化趋势[1](P5)。90年代初期,远东75%的经济产出品被运往其他地区,只有6%出口到国外。到90年代中期,来自俄其他地区的需求降至俄产出量的10%,对国外出口上升到15%。在2000年,远东销往俄其他地区的产出量降至4.3%,对国外出口上升为18.2%。然而,远东与俄其他地区的经济关系走弱的同时,与毗邻的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关系却逐步加强。为促进远东经济的发展,俄政府曾于1996年开始实施《远东与后贝加尔2005年之前经济与社会发展国家纲要》。这个纲要把远东经济与亚太国家一体化列为重要的优先方向,然而由于俄联邦财政能力不足,纲要中规定的在各经济部门和基础设施领域实施的一系列投资方案并没能完成。1996—2000年,俄联邦财政仅完成了拨款计划的5.2%,远东和后贝加尔地方财政仅完成拨款计划的17%。尽管俄联邦的财政支持不能令人满意,俄远东经济与亚太国家的联系却不断加强。从双方贸易额的变化上看,俄远东与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东北亚近邻的贸易额呈现上升势头,1995年俄远东出口额的65.9%出口到中国(占7.1%)、日本(占48.3%)、韩国(占10.5%),进口额的31.7%来自中国(占8.9%)、日本(占10.7%)、韩国(占12.1%)。2001年俄远东出口额的68.3%出口到中国(占36.9%)、日本(占16.0%)、韩国(占15.4%),进口额的54.4%来自中国(占16.2%)、日本(占18.3%)、韩国(占19.9%)[2](P51)。俄远东在亚太的贸易伙伴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俄远东自然资源主要被出口到亚太国家,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占出口额的24.6%,木材占14%,渔产品占7.5%。军工产品出口额的44%出口到亚太国家。从外国对俄远东的投资上看,萨哈林州、萨哈共和国、滨海边疆区、堪察加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是外资的主要投资地。2001年俄远东共吸收外资7.67亿美元,萨哈林州、萨哈共和国、滨海边疆区、堪察加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利用外资数量分别是3.889亿美元、1.446亿美元、1.086亿美元、0.78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