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hmqhmj贡献儿童睡眠障碍就诊原因分析(附300例报告)谭宗瑜1刘大波1俞洁1钟建文1黄振云1[关键词]儿童;睡眠障碍;调查问卷[中图分类号]R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781(2007)13-0611-021广州市患儿医院耳鼻咽喉科(广州,510120)通讯作者:刘大波(Email:daboliu@126.com)睡眠障碍在中国儿童中的发生率相当高,但国内对于睡眠障碍的各种症状与不同年龄段、性别和患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相关研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在此方面进行初步探索,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2005年11月~2006年9月来我院睡眠医学中心进行睡眠监测的患有睡眠障碍的300例患儿,男227例,女73例;年龄2~13岁,中位数年龄5.0岁。1.2研究方法采用一人一卷的一对一问卷形式进行资料收集,借鉴芝加哥睡眠中心睡眠调查表,结合中国患儿特点作修改制订,由我院睡眠医学中心的3名技术员进行统一的现场集中调查,调查问卷均是对患儿的陪同家长进行询问。应用美国Polysmith36导睡眠系统(4.0版)睡眠呼吸监测仪对调查过的患儿进行全夜PSG,监测时间均持续至少7h以上,监测AI、AHI及SaO2。将300例患儿分为5岁以下、6~10岁及11~13岁3组,比较各年龄组睡眠障碍就诊原因的差异。分析年龄与睡眠监测各项指标的相关性。1.3调查内容包括患儿性别、年龄、睡眠状况(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入睡困难、睡眠不安、憋气、肢体运动、打瞌睡及夜惊)。1.4资料收集与统计分析由受过专业训练的1名医师对全夜睡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调查及分析资料经复核合格后,由专业人员统一录入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300例患儿睡眠障碍的就诊原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儿睡眠障碍的就诊原因如下:睡眠打鼾89.3%、张口呼吸44.3%、入睡困难26.3%、睡眠不安75.7%、憋气28.3%、肢体运动42.7%、打瞌睡45.3%、夜惊83.0%。睡监测各项指标的中位数为:AI2.0、AHI3.5、Sa90.0%。2.2不同性别患儿睡眠障碍就诊原因的比较研究显示男孩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入睡困憋气、肢体运动、夜惊的发生率均高于女孩,而女睡眠不安与打瞌睡的发生率却高于男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1)。图1不同性别患儿睡眠障碍就诊原因的比较2.3不同年龄段患儿睡眠障碍就诊原因的比较研究显示,睡眠不安症状随年龄增长发生率渐下降,且各组之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5岁以下组憋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10岁组(P<0.05),11~13岁组白天打瞌睡发生率明显高于5岁以下组和6~10岁组(均P<0.05)。其余症状在各组间的发生率均差异无统学意义(图2)。图2不同年龄段患儿睡眠障碍就诊原因的比较2.4年龄与睡眠监测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我们对300例患儿年龄与睡眠监测的指标作了相关性研究,发现在2~13岁这个年龄段患有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的患儿中,AI、AHI与年龄呈负相关(均P<0.01),SaO2与年龄呈正相关(P<0.01)。3讨论根据调查显示,睡眠打鼾、夜惊、睡眠不安是睡眠障碍患儿最常见的主诉,其次分别是打瞌睡、张口呼吸、肢体运动、憋气及入睡困难。有睡眠障碍的患儿在症状上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分组的研究结果显示,睡眠不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逐渐下降,且各组之间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组憋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6~10岁组(P<0.05),说明因睡眠障碍就诊的5岁以下组患OSAHS的可能性较其他年龄组大。这一理论与Rosen等的研究认为OSAHS的发病高峰为2~5岁的理论相符〔1〕。11~13岁患儿白天打瞌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10岁以下患儿(P<0.05),这个年龄段正处于小学毕业踏入初中的阶段,学习压力大、任务重,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不少患儿会觉得劳累,出现白天打瞌睡症状。同时,这个年龄段的患儿已经踏入青春期,性激素的作用是否也参与其中是我们以后要研究的方向。有报道说打瞌睡的患儿在行为问题和情绪沮丧方面的发生率高于健康患儿〔2〕,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需进一步探讨。研究显示前往医院就诊的睡眠障碍患儿AI、AHI与年龄呈负相关。因为AI、AHI对SaO2可能有影响,因此我们除去这2项干扰因素再作相关性分析,但结果显示SaO2与年龄仍呈正相关。示:有睡眠障碍的患儿年龄越小,患OSAHS的能性越大,病情可能也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