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与检验程序的综合分析贾雪敏张征清(新曬喀什地区岳普湖县人民医院844400)【摘要】目的:综合探讨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方法:使用血液气体分析仪(丹麦RadiometerMedicalApS公司)监测试剂盒内同批号质控标木,根据定标、质控时间分析血气分析检验程序对结果影响。结果:质控间隔1天和2天的血气指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隔3天和隔1周的血气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高靶值除钠离子,低靶值除PH外,其他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检测的准确度、精密度均超过90%。结论:加强血气分析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是保证数据准确的前提。【关键词】血气分析质量控制检验程序【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292-02血气分析是测定、评价氧合、通气和酸碱平衡指标的重要方法,其在临床疾病检查中己经得到了广泛应用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随着患者对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医院的各项服务都在不断改善和提升,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是指导医牛进行做出诊断的关键,因此加强各项指标的质量检查控制至关重要。木研究综合分析了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现将其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血液气体分析仪(丹麦RadiometerMedicalApS公司提供),用于监测试剂盒内同批号质控标木,按每隔1天定标、质控1次,每隔2天定标、质控1次,每隔3天定标、质控1次,每隔7天定标、质控1次的顺序,每种方法实施30次,分析质控间隔时间的影响效果。在此研究过程中,每天上午8点检验第一份标木每天下午6点检验最后一份标木。1.2检测方法使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取0.5ml动脉血,血气分析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股动脉或梯动脉血行血气分析,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使用。1.3动脉血气范围[2]正常参考范围如下:二氧化碳分压32-45mmHg,M^压0-140mmHg,^离子3.4-4.5mmol/L,钠离子135・146mmol/L,钙离子1.15-1.29mmol/L,氯离子98-106mmol/L,PH7.35-7.45,血糖3.89-5.83mmol/L,血乳酸0.5-1.6mmol/Lo1.4动脉血气实测值二氧化碳分压40-80mmHg,M分压83-100mmHg3?离子4-40mmol/L,钠离子20-145mmol/L,钙离子1.25-5.1mmol儿氯离子50-1.3mmol/LzPH6.8-7.4,血糖0.3-10.0mmol/L,血乳酸0-4.1mmol/Lo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卡方检验比较分析,p<0.05吋,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结果质控间隔1天和2天的血气指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隔3天和隔1周的血气指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高靶值除钠离子,低靶值除PH外,其他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检测的准确度、精密度均超过90%o表1质控间隔时间对主要血气指标的影响3讨论动脉血是血气分析的最佳标本,能够真实反映体内的氧代谢、酸碱平衡状态,是抢救患者的重要监测手段,确保血气分析的准确无误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3]。质量控制是有关血气分析的重要环节,其0的是通过提高仪器准确度、精确度来确定仪器性能,本研究中使用的水剂缓冲液稳定方便,有效的保证了精确度和准确度,结果显示两者均在90%以上。定标是为了对电极补偿进行适当的纠正,定标后根据已知液体、气体测量来对电极信号同屏幕显示值的关系做出定义,若出现异常则需要重新定标检测。本研究综合分析了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对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提示质量控制和检验程序需要每天进行1次定标和质控,这些应在第1份标本检验前进行,从而保证血气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综上所述,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与检验程序对结果的准确尤为重要,值得临床重视。参考文献[1]邢素美,张虹/可莺•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与检验程序的综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35-37.[2]严欣亮•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与检验程序的综合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11):1687-1689.[3]杨惠元,倪娜.血气分析前质量控制的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1571-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