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脸_的隐喻与转喻_基于_脸_的汉英语料对比研究收稿日期:2007-01-20作者简介:程东岳(11012-),女,河南信阳人,硕士,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5级研究生.:1015-0523(2007)03-0151-03“脸”的隐喻与转喻———基于“脸”的汉英语料对比研究程东岳(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39)摘要: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模式,对身体词的各种活用又是隐喻和转喻的突出体现.本文从隐喻与转喻的概念比较入手,通过身体词“脸”(face)的汉英语料对比,对汉语“脸”和英语“face”所产生的隐喻性和转喻性词语进行分析,呈现了在隐喻和转喻上的词义延伸过程.关键词:隐喻;转喻;身体隐喻;映射;意象图式:H030文献标识码:A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看,人的概念系统主要是建立在概念隐喻之上的.通过隐喻,人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认知新的感受和抽象的事物或概念.例如,人们常利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或部位,构成身体隐喻来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抽象概念.本文从身体词中“脸”(face)的隐喻和转喻用法入手,结合汉英语料对比,呈现了身体词在隐喻和转喻上的词义---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延伸过程.1隐喻与转喻的概念比较隐喻的本质是概念化.人们常借助简单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抽象复杂的概念进行隐喻认知.也就是说,隐喻是通过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来了解另一个认知域内的经验或范畴,是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不同的认知域之所以能进行映射,是因为两者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转喻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用转喻来说话和思维,其证据最初来自认知心理学关于类典型效应的实验研究,受试人判断范畴的某些成员比其它成员更好地代表着这一范畴,例如麻雀比企鹅、鸵鸟更能够代表“鸟”这一概念(Rosch,1978).隐喻和转喻都是以人的基本经验为基础的重要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赵艳芳,2001:116).二者都可以被常规化,可以被看作是映射的过程.不同的是,隐喻突出的是“相似”的关系,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倾向于用具体、有关联的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Lakoff和Turner(11019)把转喻与隐喻相对比,认为转喻是在同一个认知域内的概念映现,主要用于指称,并包含着域和目标域之间的“代表(standfor)”关系(张辉,2001).同时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而转喻则是同一认知域中的映射,即在相接近或相关联的同一认知域中,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事物.2身体隐喻和转喻的构词理据2.1映射概念隐喻中一个重要概念是“映射”(mapping).Lakoff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一个不熟悉、较抽象或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有一系列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例如,在Faceisdignity---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一隐喻中,始源域(face)中的一系列属性映射目标域(dignity)第24卷第3期2007年6月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ofEastChina激aotongUniversityVol.24No.3Jun.,2007收稿日期:2007-01-20作者简介:程东岳(11012-),女,河南信阳人,硕士,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5级研究生.:1015-0523(2007)03-0151-03“脸”的隐喻与转喻———基于“脸”的汉英语料对比研究程东岳(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139)摘要: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模式,对身体词的各种活用又是隐喻和转喻的突出体现.本文从隐喻与转喻的概念比较入手,通过身体词“脸”(face)的汉英语料对比,对汉语“脸”和英语“face”所产生的隐喻性和转喻性词语进行分析,呈现了在隐喻和转喻上的词义延伸过程.关键词:隐喻;转喻;身体隐喻;映射;意象图式:H030文献标识码:A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角度看,人的概念系统主要是建立在概念隐喻之上的.通过隐喻,人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来认知新的感受和抽象的事物或概念.例如,人们常利用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或部位,构成身体隐喻来认知、体验和感受其他领域的抽象概念.本文从身体词中“脸”(face)的隐喻和转喻用法入手,结合汉英语料对比,呈现了身体词在隐喻和转喻上的词义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