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HubeiInstituteforNational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英汉委婉语比照争辩徐长扬(湖北民族学院大外部,湖北恩施445000)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均有大量的委婉语。它们既有一样之点,但更有不同之处。委婉语作为语言客观存在的一局部,折射出社会文化现象的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族心理的历史沉淀和深层构建。争辩英汉委婉语,对争辩修辞学、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等都有启发意义。关键词:英汉委婉语;比照;争辩:H31文献标识码:A:1004-941(2004)01-0106-03引言在社会语言交际过程中,由于说话的环境不同,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各异,人们在遇到难言之隐或令人为难的场合时,往往不直截了当地道出个中真由,而用委婉、含蓄、模糊的方式把它衬托出来,以到达恰当、轻松自如、大方得体地表达感情和沟通思想的目的。委婉语这一修辞手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进展,并为社会语言交际效劳的。英汉文化中都存在着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它们既有一样之处,但更有相异之特点。英语中的委婉语(euphemism)源自希腊语,由词头“eu”(good)和词干“phemism”(speech)构成,意为吉利之语(wordsofgoodomen)或优雅说法(goodspeech)。汉语中的委婉语解释为:语言动听,态度恳切,即用一种不能明说,即用使人感到开心或模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敬重的表达方式。由于委婉语的特别修辞风格和它作为现实生活中语言交际的组成局部,随着社会的进展与进步,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当今社会,人们,尤其是青年人宠爱直言不讳,他们厌烦装腔作势,特别是在口头交际过程中如此。但是,在较正式场合那么尽量使用委婉语。从总体上而言,委婉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心理学、社会---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第22卷第1期(2004年第1期)No.1Vol.22No.12004学等各个领域。本文仅从委婉语中最有代表性的政治、人们的心理因素和生理现象三方面进行探讨。一、政治及官方语言中的委婉语1.汉语委婉语分讳饰和婉曲。讳饰指表达观点时,不直接说出犯忌讳的事情,而承受委婉修辞代替的方法。如在近期中心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云淡天高》中有这么一段夫妻谈话,一位马上退休的省人大副主任的妻子为了给刚从部队转业的女儿安置一个满足的工作,对其丈夫说:你革命一辈子,你这只蜡烛总是照别人,你这只蜡烛现在已经快耗尽了,能否让女儿也沾点光。其委婉意思是叫其丈夫凭借地位走走“后门”。婉曲指运用委婉曲折的说法表达本意的修辞方式。如:2003年6月,中国主席胡锦涛会见美国总统布什就台湾问题时指出:……中方希望美方遵守承诺,妥当处理台湾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语言委婉曲折,令人深思。毛泽东同志是一名宏大的语言大师,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道:……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夹起皮包走路。此处毛泽东同志没有直说司徒雷登“处境孤立”和“灰溜溜滚回美国”,那么说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和“夹起皮包走路”。语言委婉,回味无穷。收稿日期:2003-06-23作者简介:徐长扬(1945-),男,湖北宣恩人,教授,主要争辩方向为外语教学法。1061994-2021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cnki---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使用政治性委婉语往往是用来掩盖和歪曲事实真相,以到达混淆视听,以假乱真的目的。如美国国务院享有“雾谷”(foggybottom)的美称,这是由于它宠爱使用一种晦涩的官方语言(gobbledygook)的原因。如,在官方文件中用lowincome(低收入)代替poverty(贫困);用innercity(内城)或ethnicneighborhood(少数民族社区)代替slumsghettos(贫民窟);用humanre2sourcesdevelopment(人力资源开发)代替unemploy2ment(失业);把bribery(贿赂)说成manipulativemethod(操纵方法);把lies(谣言)说成terminologi2calinexactitude(术语准确);strike(罢工)被喻为in2dustrialaction(工业行动);economiccrisis(经济危机)说成recession(经济衰退)或slump(经济疲软),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