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的效果研究■肿瘤医学论文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的效果硏究潘玉林郑州市骨科医院脊柱二科,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54例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是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中,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36±0.57)低于对照组患者(5.72±1.88)分;治疗组治疗后复发率为3.7%低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9.6%\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对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患者采用皮椎体成形术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手术后创伤较小,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肿瘤;椎体转移瘤;治疗[]R738.1[文献标识码]A[]1674-0742(2014)07(c)・0071-02[作者简介]潘玉林(1967-),男,河南郑州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硏究方向:脊柱外科。随着科学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技术不断先进,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有学者指岀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1]。该研究中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将该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54例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收治的54例患有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7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6.9±1.3莎脊柱肿瘤患病时间1~7年,平均患病时间3.1±0.6)年;椎体转移时间1-3年,平均转移时间(1.4±0.3)年;治疗组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6.7±1.2)岁;脊柱肿瘤患病时间年,平均患病时间(3.2±0.7)年;椎体转移时间1-3年,平均转移时间(1.3±0.4)年。1.2方法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脊柱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是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让患者保持俯卧姿势,然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医护人员在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手术切口到达颈椎前方采用11号骨针穿刺,并在患者上胸椎采用椎弓根外入路”用克氏针钝头沿着肋骨滑向椎体,直到触及椎体处即可,然后用11号骨针穿刺,然后进行灌注,每次灌注不超过4个椎体[27]。1.3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肿瘤症状表现消失时间、术后恢复治疗时间、脊柱和椎体功能复常时间、手术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围术期不良反应、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病情治疗效果、术后脊柱瘤及椎体瘤病情再次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对比⑷。1.4疗效标准治愈:患者肿瘤症状消失,术后检查结果显示瘤体已经完全去除;有效:肿瘤症状表现明显减轻,术后检查结果显示瘤体减少程度超过50%;无效:肿瘤症状表现没有减轻,术后检查结果显示瘤体减少程度没有达到50%[2]。1.5统计方法该硏究数据利用SPSS13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2结果2.1肿瘤症状表现消失时间、术后恢复治疗时间、脊柱和椎体功能复常时间对照组应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10.72±2.14)d后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术后共计接受恢复治疗(16.73±2.61)d,手术治疗后(93.18±8.44)d脊柱和椎体功能恢复正常;治疗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7.45±2.13)d后脊柱肿瘤及椎体转移瘤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术后共计接受恢复治疗(11.25±2.57)d,手术治疗后(68.56±7.19)d脊柱和椎体功能恢复正常。两组患者肿瘤症状表现消失时间、术后恢复治疗时间、脊柱和椎体功能复常时间两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2手术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对照组应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前VAS评分为(9.84±1.17)分,治疗后VAS评分为(5.72±1.88)分,该项指标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应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