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组织学习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2006年第5期科技管理研究2006No.5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1000—7695(2006)O5—0173—06国内组织学习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原欣伟.,覃正.,伊景冰(1.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9;2.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49)摘要:近年来,组织学习作为管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在组织学习理论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国内组织学习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研究中的重点议题及相关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关键词: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跨组织学习:C936文献标识码:A组织学习的概念首先由March和Simon于1958年提出…,1965年Cangelosi和Dill于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上发表的"Organizationlearning:Observationstowardatheory"一文则开组织学习实证研究之先河;1978年Ar-gris和Schon出版《Organizationallearning:atheoryofactionperspective)一书,标志着国外学者对组织学习系统化研究的开始.近年来,组织学习一直是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之一J.我国学者对组织学习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几年来,我国学者在组织学习理论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对近年来国内组织学习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及相关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1过去的主要议题由于组织学习理论在90年代初才引入国内,其逐渐兴起已经是9o年中后期的事了,因此,在2000年前后,介绍性和综述性的文章居多,深入研究的文章还比较少,主要的议题包括组织学习的概念,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关系,组织学习的层次,组织学习的类型,组织学习模型,组织学习的推动因素和障碍,组织学习工具等.关于组织学习的概念,国内学者们对Shrivastava(1981),FiolLyles(1985),Hedberg(1981),CookYanow(1993)等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代表性观点给予了介绍;一些学者对国外学者的各种观点予以吸收和整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于海波等…定义组织学习为"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景或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个体,团队,组织层和组织间进行的,不断产生和获得新的知识和行为,并对其进行解释,整合和制度化的循环上升的社会互动过程",就集成了"认知行为综合观","进化观"和"文化观"等多种观点;一些国内学者也尝试从其他角度去理解组织学习的内涵,例如,陈建国从信息能循环的角度认为组织学习是"社会系统利用外部环境的物质和能量进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认识,改造世界的信息能循环运动的过程".这些从新的角度对组织学习概念进行的探索,为组织学习主流概念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关于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关系,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从概念特征看,组织学习是组织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而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形态或管理模式J.(2)从因果关系看,组织学习是一个过程,而学习型组织则是这个过程的一种可能性结果.(3)从研究侧重点看,前者更多地侧重于理解和掌握组织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后者则更多地集中于改进学习过程,推动组织革新,增强竞争优势J.相应的,其研究和推动者也可以粗略划分为两大阵营:一是给予组织学习更多关注的理论工作者,二是更关注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咨询工作者,企业家等.对于组织学习的层次,在国外研究的早期曾引起较大的争论,但到20世纪9o年代后期争论趋于平静,国内外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学习是在组织的某些层次上进行的,综合而言,包括个体,团队,组织和组织之间四个层次.各个层次之间相互重叠,相互促进,其中一个层次做得不好都会影响整体组织学习的效果1.最有代表性的组织学习类型划分是ArgyfisSchon(1978)从学习深度进行的分类:单环学习,双环学习和再学习.其他一些国外学者也根据不同的分类依据对组织学习类型进行了分类,例如,彼得?圣吉(1990)提出的适应性学习和产生型学习,Fulmer(1998)等提出的维持学习,危机学习和期望学习等.一些国内学者也根据研究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对组织学习进行了分类,例如,芮明杰和樊圣君提出的:(1)干中学:通过行动来证实和改善知识的确信度;(2)学中学:其目的在于知识结构的完整化和系统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