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人工丰产栽培及产业开发技术研究摘要:刺五加霧地栽植有荒山栽培和大出栽培。通过人工栽培和产业开发等技术研究,刺五加根、地下茎、皮、果均可药用,而且保健功效多能,刺五加嫩叶可制作高级茶,茶叶制作技术简单,投入少,见效高,有提神保健作用。关键词:技术研究社会效益实用技术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DOT:10.11974/nyyjs.20150632051刺五加露地栽植有荒山栽培和大出栽培。我们这里研究的是大出刺五加的人工丰产栽培及产业开发技术。人工丰产栽培刺五加我们所采用的技术是:在全面施用农家肥深翻后在植苗穴内再回填农家肥栽植株行距为lmXlm,2行为一带,带间距为4m的栽植方法。本技术通过试验来体现:一是不同栽植规格的刺五加生长量及产品产量,二是相同栽植规格不同栽植措施的刺五加生长量及产品产量。刺五加产业开发技术,我们研究的刺五加茶叶的制作。1不同规格栽培刺五加丰产的技术研究1・1试验材料1.1.1刺五加实生苗刺五加实生苗是2011年4月初准备栽植时从辽宁省丹东市购进的优质苗,其芽苞饱满,在栽植前利用多菌灵浸泡15mino1.1.2腐熟农家肥,在整地前准备腐熟农家肥120ni3。1.2试验方法本试验选择在四平市叶赫林场苗圃地进行,试验示范面积为1・5血2。该岡地地势平坦,土壤为黑壤土,灌水条件较好,适宜栽植刺五加。分不同的栽植规格和栽植穴内施肥与不施肥,进行对比试验,定期调查刺五加苗木的成活率情况,观测苗木的平均生长高度及叶片的生长数量情况。1.2.1施肥圃地整地前全面铺施腐熟农家肥(每667m2施4m3),然后深翻,耙平、耙细,使得土壤与农家肥充分混合均匀。1.2.2栽植规格栽植规格设置为2种:每2行为一带,带间距为4m,行间距为lm,株距为1.0m;每2行为一带,带间距为4m,行间距为lm,株距为1.5mo1.2.3植苗穴规格植苗穴规格为30cm(径)X20cm(深),分回填农家肥2kg和不回填农家肥。试验区组为:A植穴冋填农家肥栽植株距为1.0moB植穴回填农家肥栽植株距为1.5moC植穴不冋填农家肥栽植株距为l.OmoD植穴不回填农家肥栽植株更为1.5mo1.2.4栽植后踏实,并及时灌水使刺五加苗有充足的水分,以后看土壤湿度情况而适时浇水。带间种植农作物,既可遮荫,又能获得收益。1.2.5追肥为保证刺五加产品无污染,追肥也使用农家肥,在每年6月初,在植株根茎20cm处勾一条半环形浅沟施腐熟农家肥,覆土、踏实、浇水。试验设置4个重复。2试验结果与分析在2011年开始本试验,分株距为l.Oni和1.5m进行实施,设置4个小区,试验情况记录见表1。高生长调查时间为每年的9月下旬。从表1中可以看出,栽植后第1年区组A的成活率较区级C的成活率高0.5%,区组B较区组D的成活率高0.5%,区组A的成活率较区组B的成活率低0.3%,区组C的成活率较区组D的成活率低0.3%;各区组的成活率都很高,在96%〜98%之间,区间无显著差异。3a保存率各区组间差异在0.2%〜0.5%之间,无显著差异。从表2中可以看出,人工栽植刺五加第1年高生长较高,区组A和区组B的较区组C和区组D高8.5~9.2cm,后续3a的高生长也是区组A和区级B较区组C和区组D高,差异在2.0~3.5cm不等,差异显著。从表3中可以看出,刺五加单位面积上生长的叶片数量区组A较区组B高38%,区组A较区组区C高9%,区组A较区组D高44%,区组B较区组C低31%,区组B较区组D高10%,区组C较区组D高37%,差异均显著。究其原因,在植苗穴内施入农家肥甚是重要,极大促进植苗牛长。从刺五加产品产量上看,单位面积上植株多则产量高。只是栽植成本略有增高,但投入产出比较大。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大田栽植刺五加既耍整地前普施农家肥,乂在栽植穴内再施入农家肥,促进刺五加生长,栽植株距为lm的能增加单位面积上刺五加的产品产量。经儿年的观察,所栽植的刺五加无病虫害发生,保证了刺五加产品无污染。3刺五加产业开发技术研究3.1刺五加的营养价值及成熟时期刺五加根、地下茎、皮、果均可药用,而且保健功效多能,刺五加嫩叶可制作高级茶,有提神保健作用。刺五加实生苗栽植在5a以后方可采挖其根及地下茎,所以刺五加根及地下茎加工开发还有待有于后期研究探索。刺五加嫩叶在栽植3a后就可采摘,我们在2013和2014年6~7月份适度采摘了一部分刺五加嫩叶,及时风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