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形势:(1)西部阻高崩溃型;(2)中部阻高崩溃型;(3)西部低槽发展东移型;(4)东部低槽发展型。且高空环流形势对低温、霜冻的发生有较好的预示作用。进入80年代后期,冷害天气无论是从强度、持续时间均呈减弱趋势,表现在随时间的推移,中山市低温和霜冻的初始日期推迟,而终止日期却提前。关键词冷害气候特征成因:X16文献标识码:A低温、霜冻是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出现的天气现象,属中山市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近几年随着“三高”农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冷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增加。做好冷害气候及其变化特征的分析,提高低温、霜冻的预报准确率,对本市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旨在总结中山市低温、霜冻气候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出中山市低温、霜冻的预报着眼点书中所记载的一些历史资料,运用统计学的一些方法,统计和分析出本地区低温霜冻的气候特征及初、终日期的变化规律。并归纳出几种与低温、霜冻的发生相关联的500hPa高度环流形势。2低温和霜冻气候及其变化211低温、霜冻的年季变化据资料统计(表1),中山市46年共出现低温248天,平均每年515天,出现霜冻(包括霜和冰冻)128天,平均每年218天。低温和霜冻的年度最多日数分别为17天(1975年)和13天(1975年);低温和霜冻的年度最少日数均为0。特别是1资料及统计说明根据《广东省短期天气预报指导手册》一文规定:在冷空气影响下,广东南部地区最低气温出现5℃或以下,则称出现低温;凡出现霜或无霜,但地面最低温度≤0℃,如无霜又无地温观测,最低气温≤2℃,均属霜冻。本文利用中山市1955~2000年46年的地面观测资料、500hPa高空资料,及《中山市气象志》一近10年,这种既无低温又无霜冻的年份越来越多。如果作如下10年分段:1955年~1964年,1965年~1974年,1975年~1984年,1985年~2000年,则统计发现:第一个10年中,低温出现68天,霜冻出现43天,分别占低温总天数的2714%和霜冻总天数的3316%;第二个10年中低温出现61天,霜表1中山市46年低温、霜冻年天数年份低温霜冻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179984403042339715112010001372080年份低温霜冻197041971719726197371974131975171976619771219786197911980819814198271983519841525061113322014424年份低温霜冻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93101211000400502323000250000020---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冻出现31天,分别占低温总天数的2416%和霜冻总天数的2412%;第三个10年中,低温出现81天,霜冻出现35天,分别占低温总天数的3217%和霜冻总天数的2713%;最后16年低温出现38天,霜冻出现了19天,分别占低温总天数的(1)西部阻高崩溃型阻塞高压中心位置在乌拉尔山脉以西,横槽位于巴尔额什湖一带,横槽内的冷空气一般在-44℃以下,地面冷高压中心在1060hPa以上。随横槽转竖,冷空气路经巴湖南下影响我市。据中山市461513%和霜冻总天数的1418%。由此看出,低温、年的资料统计发现:这种环流形势引起的低温、霜霜冻出现的天数近16年已明显减少,这与城市化效应及全球气候变暖相呼应。而且从统计中还发现:中山市北部、中部及山区的冷害多于南部。212低温、霜冻的月季分布特征中山市低温、霜冻只出现在11月到次年3月,多数集中在12月中旬至1月中旬与2月上旬;无论是低温还是霜冻,属1月份出现的天数最多,12月份和2月份出现的低温天数大致相当,3月份已基本没有霜冻出现了,但是低温仍有可能出现,本站1986年3月1~3日连续3天出现了低温。213低温和霜冻的初、终日期经统计发现,中山市低温最早出现于11月24日(1975年),最晚结束于3月3日(1986年);而霜冻最早出现于11月25日(1975年),最晚结束于2月28日(1974年)。从每十年的分段中我们发现低温和霜冻的初始日期是推迟的,而终止日期却是提前的,低温、霜冻的发生期缩短了。据历史资料得知:低温、霜冻过程中的极端最低温度多出现在五、六十年代,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城市化效应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低温、霜冻的过程有呈减弱的趋势。正确把握这些信息,对合理安冻日数所占比例最少,分别为低温20天,霜冻11天,但是一般是长过程,容易出现连续性低温和霜冻。(2)中部阻高崩溃型...